大般涅槃经卷第十
已有 109 次阅读 2021-08-15 13:33注:依地藏论坛 校勘稿 乾隆大藏经视频制作组依据中华大藏经,房山石经,最终校对修正了乾隆大藏经的笔误,以及网络佛经常见的错误,详细修正处,请参阅我们制作的视频。
乾隆大藏经·大乘涅槃部·第0110部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梵 宋沙门慧严慧观同谢灵运再治
一切大众所问品第十七
尔时。世尊从其面门放种种色。青黄赤白红紫光明。照纯陀身。纯陀遇已。与诸眷属持诸肴膳疾往佛所。欲奉如来及比丘僧最后供养。种种器物。充满具足。持至佛所。
尔时。有大威德天人而遮其前。周匝围绕谓纯陀言。且止。纯陀。勿便奉施。尔时。如来复放无量无边种种光明。诸天大众遇斯光已。寻听纯陀前至佛所奉其所施。
尔时。天人及诸众生。各各自取所持供养至于佛前。长跪白佛。唯愿如来。听诸比丘受此供养。时诸比丘知是时故。执持衣钵。一心安详。尔时。纯陀为佛及僧。布置种种师子宝座。悬缯幡盖。华香璎珞。尔时。三千大千世界庄严微妙。犹如西方安乐国土。
尔时。纯陀住于佛前。忧悲怅怏。重白佛言。唯愿如来。犹见哀愍。住寿一劫若减一劫。佛告纯陀。汝欲令我久住世者。宜当速奉最后具足檀波罗蜜。
尔时。一切菩萨摩诃萨天人杂类。异口同音唱如是言。奇哉。纯陀。成大福德。能令如来受其最后无上供养。我等无福。所设供具则为唐捐。
尔时。世尊欲令一切众望满足。于自身上一一毛孔化无量佛。一一诸佛各有无量诸比丘僧。是诸世尊及无量众。悉皆示现受其供养。释迦如来自受纯陀所奉设者。
尔时。纯陀所持粳粮成熟之食。摩伽陀国满足八斛。以佛神力皆悉充足一切大会。尔时。纯陀见是事已。心生欢喜踊跃无量。一切大众亦复如是。尔时。大众承佛圣旨。各作是念。如来今已受我等施。不久便当入于涅槃。作是念已。心生悲喜。
尔时。树林其地狭小。以佛神力如针锋处。皆有无量诸佛世尊及其眷属等坐而食。所食之物亦无差别。是时。天。人。阿修罗等啼泣悲叹。而作是言。如来今日已受我等最后供养。受供养已当般涅槃。我等当复更供养谁。我今永离无上调御。盲无眼目。
尔时。世尊为欲安慰一切大众。而说偈言。
汝等莫悲叹。 诸佛法应尔。
我入于涅槃。 已经无量劫。
常受最胜乐。 永处安隐处。
汝今至心听。 我当说涅槃。
我已离食想。 终无饥渴患。
今当为汝等。 说其随顺愿。
令诸一切众。 咸得安隐乐。
汝闻应修行。 诸佛法常住。
假使乌与枭。 同共一树栖。
犹如亲兄弟。 尔乃永涅槃。
如来视一切。 犹如罗睺罗。
常为众生尊。 云何永涅槃。
假使蛇鼠狼。 同处一穴游。
相爱如兄弟。 尔乃永涅槃。
如来视一切。 犹如罗睺罗。
常为众生尊。 云何永涅槃。
假使七叶华。 转为婆师香。
迦留为镇头。 尔乃永涅槃。
如来视一切。 犹如罗睺罗。
云何舍慈悲。 永入于涅槃。
假使一阐提。 现身成佛道。
永处第一乐。 尔乃入涅槃。
如来视一切。 皆如罗睺罗。
云何舍慈悲。 永入于涅槃。
假使一切众。 一时成佛道。
远离诸过患。 尔乃入涅槃。
如来视一切。 皆如罗睺罗。
云何舍慈悲。 永入于涅槃。
假使蚊蚋水。 浸坏于大地。
川谷海盈满。 尔乃入涅槃。
悲心视一切。 皆如罗睺罗。
常为众生尊。 云何永涅槃。
以是故汝等。 应深乐正法。
不应生忧恼。 号泣而啼哭。
若欲自正行。 应修如来常。
当观如是法。 长存不变易。
复应生是念。 三宝皆常住。
是则获大护。 如咒枯生果。
是名为三宝。 四众应善听。
闻已应欢喜。 即发菩提心。
若能计三宝。 常住同真谛。
此则是诸佛。 最上之誓愿。
若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能以如来最上誓愿而发愿者。当知是人无有愚痴。堪受供养。以此愿力功德果报。于世最胜如阿罗汉。若有不能如是观了三宝常者。是旃陀罗。若有能知三宝常住实法因缘。离苦安乐。无有娆害能留难者。
尔时。人天大众。阿修罗等。闻是法已。心生欢喜踊跃无量。其心调柔。善灭诸盖。心无高下。威仪清净。颜貌怡悦。知佛常住。是故施设诸天供养。散种种华。末香。涂香。鼓天伎乐。以供养佛。
尔时。佛告迦叶菩萨言。善男子。汝见是众希有事不。迦叶答言。已见。世尊。见诸如来无量无边不可称计。受诸大众人天所奉饭食供养。又见诸佛大身庄严。所坐之处如一针锋。多众围绕不相障碍。复见大众悉发誓愿说十三偈。亦知大众各心念言。如来今者独受我供。假使纯陀所奉饭食碎如微尘。一尘一佛犹不周遍。以佛神力悉皆充足一切大众。唯诸菩萨摩诃萨文殊师利法王子等。能知如是希有事耳。悉是如来方便示现。声闻大众及阿修罗等。皆知如来是常住法。
尔时。世尊告纯陀言。汝今所见。为是希有奇特事不。实尔。世尊。我先所见无量诸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其身。今悉见为菩萨摩诃萨巨身殊异。颜貌无比。唯见佛身譬如药树。为诸菩萨摩诃萨等之所围绕。
佛告纯陀。汝先所见无量佛者。是我所化。为欲利益一切众生令得欢喜。如是菩萨摩诃萨等所可修行不可思议。能作无量诸佛之事。纯陀。汝今皆已成就菩萨摩诃萨行。得住十地。菩萨所行具足成办。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是。如是。如佛所说。纯陀所修。成菩萨行。我亦随喜。今者如来欲为未来无量众生作大明故。说是大乘大涅槃经。世尊。一切契经说有余义。无余义耶。善男子。我所说者。亦有余义。亦无余义。纯陀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所有之物。布施一切。唯可赞叹。无可毁损。世尊。是义云何。持戒。毁戒。有何差别。佛言。唯除一人。余一切施皆可赞叹。纯陀问言。云何名为唯除一人。佛言。如此经中所说破戒。纯陀复言。我今未解。唯愿说之。佛告纯陀。言破戒者。谓一阐提。其余在所一切布施皆可赞叹。获大果报。纯陀复问。一阐提者。其义云何。佛告纯陀。若有比丘及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发粗恶言诽谤正法。造是重业。永不改悔。心无惭愧。如是等人名为趣向一阐提道。若犯四重。作五逆罪。自知定犯如是重事。而心初无怖畏惭愧。不肯发露。于佛正法永无护惜建立之心。毁呰轻贱。言多过咎。如是等人亦名趣向一阐提道。若复说言无佛法僧。如是等人亦名趣向一阐提道。唯除如此一阐提辈。施其余者一切赞叹。
尔时。纯陀复白佛言。世尊。所言破戒。其义云何。佛告纯陀。若犯四重及五逆罪。诽谤正法。如是等人名为破戒。纯陀复问。如是破戒可拔济不。佛告纯陀。有因缘故则可拔济。若被法服。犹未舍远。其心常怀惭愧恐怖而自考责。咄哉。何为犯斯重罪。何其怪哉。造斯苦业。深自改悔。生护法心。欲建正法。有护法者。我当供养。若有读诵大乘典者。我当咨问受持读诵。既通利已。复当为他分别广说。我说是人不为破戒。何以故。善男子。譬如日出。能除一切尘翳闇冥。是大涅槃微妙经典出兴于世。亦复如是。能除众生无量劫中所作众罪。是故此经说护正法得大果报。拔济破戒。若有毁谤是正法者。能自改悔。还归于法。自念所作一切不善。如人自害。心生恐怖惊惧惭愧。除此正法更无救护。是故应当还归正法。若能如是如说归依。布施是人得福无量。亦名世间应受供养。若犯如上恶业之罪。若经一月或十五日。不生归依发露之心。若施是人。果报甚少。犯五逆者亦复如是。能生悔心。内怀惭愧。今我所作不善之业。甚为大苦。我当建立护持正法。是则不名五逆罪也。若施是人。得福无量。犯逆罪已。不生护法归依之心。有施是者。福不足言。
又善男子。犯重罪者。汝今谛听。我当为汝分别广说。应生是心。谓正法者。即是如来微密之藏。是故我当护持建立。施是人者。得胜果报。善男子。譬如女人怀妊垂产。值国荒乱远至他土。在一天庙即便产育。后闻旧邦安隐丰熟。携持其子。欲还本土。路经恒河水涨暴急。荷负是儿不能得渡。即自念言。我宁与子一处并命。终不舍弃而独济也。作是念已与子俱没。命终之后寻生天中。以慈念子欲令得渡。而是女人本性弊恶。以爱子故得生天中。犯四重禁。五无间罪。生护法心亦复如是。虽复先为不善之业。以护法故得为世间无上福田。是护法者有如是等无量果报。
纯陀复言。世尊。若一阐提能自改悔。恭敬供养赞叹三宝。施如是人得大果不。佛言。善男子。汝今不应作如是说。善男子。譬如有人食庵罗果。吐核置地。而复念言。是果核中应有甘味。即复还取。破而尝之。其味极苦。心生悔恨。恐失果种即还收拾。种之于地。勤加修治。以酥油乳随时溉灌。于意云何。宁可生不。不也。世尊。假使天降无上甘雨。犹亦不生。善男子。彼一阐提亦复如是。烧灭善根。当于何所而得除罪。善男子。若生善心。是则不名一阐提也。善男子。以是义故。一切所施所得果报非无差别。何以故。施诸声闻所得报异。施辟支佛得报亦异。唯施如来获无上果。是故说言一切所施非无差别。纯陀复言。何故如来而说此偈。
佛告纯陀。有因缘故。我说此偈。王舍城中有优婆塞。心无净信。奉事尼揵。而来问我布施之义。以是因缘故说斯偈。亦为菩萨摩诃萨等说秘藏义。如斯偈者。其义云何。一切者。少分一切。当知菩萨摩诃萨。人中之雄。摄取持戒。施其所须。舍弃破戒如除稊稗。
复次。善男子。如我昔日所说偈言。
一切江河。 必有回曲。
一切丛林。 必名树木。
一切女人。 必怀谄曲。
一切自在。 必受安乐。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臂。右膝著地。前礼佛足而说偈言。
非一切河。 必有回曲。
非一切林。 悉名树木。
非一切女。 必怀谄曲。
一切自在。 不必受乐。
佛所说偈。其义有余。唯垂哀愍说其因缘。何以故。世尊。于此三千大千世界。有洲名拘耶尼。其洲有河端直不曲。名娑婆耶。犹如直绳入于西海。如是河相。于余经中佛未曾说。唯愿如来。因此方等阿含经中说有余义。令诸菩萨深信解之。世尊。譬如有人先识金矿。后不识金。如来亦尔。尽知法已。而所演说有余不尽。如来虽作如是余说。应当方便解其意趣。一切丛林必是树木。是亦有余。何以故。种种金银琉璃宝树。是亦名林。一切女人必怀谄曲。是亦有余。何以故。亦有女人善持禁戒。功德成就有大慈悲。一切自在必受安乐。是亦有余。何以故。有自在者。转轮圣帝。如来法王。不属死魔。不可灭尽。梵释诸天虽得自在。悉是无常。若得常住无变易者。乃名自在。所谓大乘大般涅槃。
佛言。善男子。汝今善得乐说之辩。且止谛听。文殊师利。譬如长者身婴病苦。良医诊之。为合膏药。是时病者贪欲多服。医语之言。若能消者。则可随意。汝今体羸。不应多服。当知是膏。亦名甘露。亦名毒药。若多服不消。则名为毒。善男子。汝今勿谓是医所说违于义理。损失膏势。善男子。如来亦尔。为诸国王。后妃。太子。王子。大臣。因波斯匿王。王子。后妃憍慢心故。为欲调伏示现恐怖如彼良医。故说此偈。
一切江河。 必有回曲。
一切丛林。 必名树木。
一切女人。 必怀谄曲。
一切自在。 必受安乐。
文殊师利。汝今当知。如来所说无有漏失。如此大地可令反覆。如来之言终无漏失。以是义故。如来所说一切有余。尔时。佛赞文殊师利。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已久知如是之义。愍哀一切。欲令众生得智慧故。广问如来如是偈义。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复于佛前而说偈言。
于他语言。 随顺不逆。
亦不观他。 作以不作。
但自观身。 善不善行。
世尊如是说此法药非为正说。于他语言随顺不逆者。唯愿如来垂哀正说。何以故。世尊常说。一切外学九十五种皆趣恶道。声闻弟子皆向正路。若护禁戒。摄持威仪。守慎诸根。如是等人深乐大法。趣向善道。如来何故于九部中见有毁他则便呵责。如是偈义。为何所趣。
佛告文殊师利。善男子。我说此偈亦不尽为一切众生。尔时唯为阿阇世王。诸佛世尊若无因缘终不逆说。有因缘故乃说之耳。善男子。阿阇世王害其父已。来至我所欲折伏我。作如是问。云何世尊是一切智。非一切智耶。若一切智。调达往昔无量世中常怀恶心。随逐如来欲为逆害。云何如来听其出家。善男子。以是因缘。我为是王而说此偈。
于他语言。 随顺不逆。
亦不观他。 作以不作。
但自观身。 善不善行。
佛告大王。汝今害父。已作逆罪最重无间。应当发露以求清净。何缘乃更见他过咎。善男子。以是义故。我为彼王而说是偈。复次。善男子。亦为护持不毁禁戒成就威仪见他过者。而说是偈。若复有人受他教诲。远离众恶。复教他人令远众恶。如是之人则我弟子。
尔时。世尊为文殊师利。复说偈言。
一切畏刀杖。 无不爱寿命。
恕己可为譬。 勿杀勿行杖。
尔时。文殊师利复于佛前。而说偈言。
非一切畏杖。 非一切爱命。
恕己可为譬。 勤作善方便。
如来说是法句之义。亦是未尽。何以故。如阿罗汉。转轮圣王。玉女象马。主藏大臣。若诸天人及阿修罗执持利剑能害之者。无有是处。勇士。烈女。马王。兽王。持戒比丘虽复对至而不恐怖。以是义故。如来说偈亦是有余。若言恕己可为譬者。是亦有余。何以故。若使罗汉以己喻彼。则有我想及以命想。若有我想及以命想则应拥护。凡夫亦应见阿罗汉悉是行人。若如是者即是邪见。若有邪见。命终应生阿鼻地狱。又阿罗汉设于众生生害心者。无有是处。无量众生亦复无能害罗汉者。
佛言。善男子。言我想者。谓于众生生大悲心无杀害想。谓阿罗汉平等之心。勿谓世尊无有因缘而逆说也。昔日于此王舍城中有大猎师。多杀群鹿。请我食肉。我于尔时虽受彼请。于诸众生生慈悲心如罗睺罗。而说偈言。
当令汝长寿。 久久住于世。
受持不害法。 犹如诸佛寿。
是故我说此偈。
一切畏刀杖。 无不爱寿命。
恕己可为譬。 勿杀勿行杖。
佛言。善哉。善哉。文殊师利。为诸菩萨摩诃萨故。咨问如来如是密教。
尔时。文殊师利复说是偈。
云何敬父母。 随顺而尊重。
云何修此法。 堕于无间狱。
于是如来复以偈答。
若以贪爱母。 无明以为父。
随顺尊重是。 则堕无间狱。
尔时。如来复为文殊师利。重说偈言。
一切属他。 则名为苦。
一切由己。 自在安乐。
一切憍慢。 势极暴恶。
贤善之人。 一切爱念。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如来所说是亦不尽。唯愿如来复垂哀愍说其因缘。何以故。如长者子从师学时。为属师不。若属师者。义不成就。若不属者。亦不成就。若得自在。亦不成就。是故如来所说有余。复次。世尊。譬如王子无所综习。触事不成。是亦自在。愚闇常苦。如是王子若言自在。义亦不成。若言属他。义亦不成。以是义故。佛所说义名为有余。是故一切属他。不必受苦。一切自在。不必受乐。一切憍慢。势极暴恶。是亦有余。世尊。如诸烈女憍慢心故出家学道。护持禁戒。威仪成就。守摄诸根不令驰散。是故一切憍慢之结不必暴恶。贤善之人。一切爱念。是亦有余。如人内犯四重禁已。不舍法服坚持威仪。护持法者见已不爱。是人命终必堕地狱。若有善人犯重禁已。护持法者见即驱出。罢道还俗。以是义故。一切贤善不必悉爱。
尔时。佛告文殊师利。有因缘故。如来于此说有余义。又有因缘。诸佛如来而说是法。时王舍城有一女人。名曰善贤。还父母家。因至我所。归依于我及法。众僧。而作是言。一切女人势不自由。一切男子自在无碍。我于尔时知是女心。即为宣说如是偈颂。文殊师利。善哉。善哉。汝今能为一切众生。问于如来如是密语。
文殊师利复说偈言。
一切诸众生。 皆依饮食存。
一切有大力。 其心无嫉妒。
一切因饮食。 而得诸病苦。
一切修净行。 而得受安乐。
如是。世尊。今受纯陀饮食供养。将无如来有恐怖耶。
尔时。世尊复为文殊而说偈言。
非一切众生。 尽依饮食存。
非一切大力。 心皆无嫉妒。
非一切因食。 而致诸病苦。
非一切净行。 悉得受安乐。
文殊师利。汝若得病。我亦如是应得病苦。何以故。诸阿罗汉及辟支佛。菩萨。如来实无所食。为欲化彼。示现受用无量众生所施之物。令其具足檀波罗蜜。拔济地狱。畜生。饿鬼。若言如来六年苦行身羸瘦者。无有是处。诸佛世尊独拔诸有。不同凡夫。云何而得身羸劣耶。诸佛世尊精勤修习。获金刚身。不同世人危脆之身。我诸弟子亦复如是。不可思议。不依于食。一切大力无嫉妒者。亦有余义。如世间人终身永无嫉妒之心而无大力。一切病苦因食得者。亦有余义。亦见有人得客病者。所谓棘刺。刀剑。鉾槊。一切净行受安乐者。是亦有余。世间亦有外道之人。修于梵行多受苦恼。以是义故。如来所说一切有余。是名如来非无因缘而说此偈。有因故说。昔日于此优禅尼国。有婆罗门名羖羝德。来至我所。欲受第四八戒斋法。我于尔时为说是偈。
尔时。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何等名为无余义耶。云何复名一切义乎。善男子。一切者。唯除助道常乐善法。是名一切。亦名无余。其余诸法亦名有余。亦名无余。欲令乐法诸善男子知此有余及无余义。迦叶菩萨心大欢喜。踊跃无量前白佛言。甚奇。世尊。等视众生如罗睺罗。
尔时。佛赞迦叶菩萨。善哉。善哉。汝今所见微妙甚深。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唯愿如来说是大乘大涅槃经所得功德。佛告迦叶。善男子。若有得闻是经名字。所得功德非诸声闻。辟支佛等所能宣说。唯佛能知。何以故。不可思议。是佛境界。何况受持读诵通利书写经卷。尔时。诸天。世人及阿修罗。即于佛前异口同音。而说偈言。
诸佛难思议。 法僧亦复然。
是故今劝请。 唯愿少停住。
尊者大迦叶。 及以阿难等。
二众之眷属。 不久须臾至。
并及摩竭主。 阿阇世大王。
至心敬信佛。 犹故未来此。
唯愿佛世尊。 少垂哀愍住。
于此大众中。 断我诸疑网。
尔时。如来为诸大众而说偈言。
我法最长子。 是名大迦叶。
阿难勤精进。 能断一切疑。
汝等当谛观。 阿难多闻士。
自然能解了。 是常及无常。
以是故不应。 心怀大忧恼。
尔时。大众以种种物供养如来。供养佛已。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无量无边恒河沙数诸菩萨等得住初地。尔时世尊与文殊师利。迦叶菩萨及与纯陀而受记莂。受记莂已。说如是言。诸善男子。自修其心。慎莫放逸。我今背疾。举体皆痛。我今欲卧。如彼小儿及常患者。文殊汝等。当为四部广说大法。今以此法付嘱于汝。乃至迦叶。阿难等至。复当付嘱如是正法。尔时。如来说是语已。为欲调伏诸众生故。现身有疾。右胁而卧。如彼病人。
现病品第十八
尔时。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来已免一切疾病。患苦悉除。无复怖畏。世尊。一切众生有四毒箭则为病因。何等为四。贪欲。瞋恚。愚痴。憍慢。若有病因。则有病生。所谓爱热肺病。上气吐逆。肤体[疒羽日][疒羽日]。其心闷乱。下痢哕噎。小便淋沥。眼耳疼痛。腹背胀满。颠狂干消。鬼魅所著。如是种种身心诸病。诸佛世尊悉无复有。今日如来何缘顾命文殊师利。而作是言我今背痛。汝等当为大众说法。有二因缘则无病苦。何等为二。一者。怜悯一切众生。二者。给施病者医药。如来往昔已于无量万亿劫中修菩萨道。常行爱语。利益众生。不令苦恼。施疾病者种种医药。何缘于今自言有病。
世尊。世人有病。或坐或卧。不安其处。或索饮食。敕诫家属。修治产业。何故如来默然而卧。不教弟子声闻人等尸波罗蜜。诸禅解脱。三摩跋提。修诸正勤。何缘不说如是甚深大乘经典。如来何故不以无量方便教大迦叶。人中象王。诸大人等。令其不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故不治诸恶比丘受畜一切不净物者。世尊实无有病。云何默然右胁而卧。
诸菩萨等。凡所给施病者医药。所得善根悉施众生。而共回向一切种智。为除众生诸烦恼障。业障。报障。烦恼障者。贪欲。瞋恚。愚痴。忿怒。缠盖。焦恼。嫉妒。悭吝。奸诈。谀谄。无惭无愧。慢。慢慢。不如慢。增上慢。我慢。邪慢。憍慢。放逸贡高。怼恨诤讼。邪命谄媚。诈现异相。以利求利。恶求多求。无有恭敬。不随教诲。亲近恶友。贪利无厌。缠缚难解。欲于恶欲。贪于恶贪。身见。有见及以无见。频申喜睡。欠[去*欠]不乐。贪嗜饮食。其心[瞢-目+登]瞢。心缘异想。不善思惟。身口多恶。好喜多语。诸根闇钝。发言多虚。常为欲觉。恚觉。害觉之所覆盖。是名烦恼障。业障者。五无间罪重恶之病。报障者。生在地狱。畜生。饿鬼。诽谤正法及一阐提。是名报障。如是三障名为大病。而诸菩萨于无量劫修菩提时。给施一切疾病医药。常作是愿。令诸众生永断如是三障重病。
·
复次。世尊。菩萨摩诃萨修菩提时。给施一切病者医药。常作是愿。愿令众生永断诸病。得成如来金刚之身。又愿一切无量众生作妙药王。断除一切诸恶重病。愿诸众生得阿伽陀药。以是药力能除一切无量恶毒。又愿众生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有退转。速得成就无上佛药。消除一切烦恼毒箭。又愿众生勤修精进。成就如来金刚之心。作微妙药疗治众病。不令有人生诤讼想。亦愿众生作大药树。疗治一切诸恶重病。又愿众生拔出毒箭。得成如来无上光明。又愿众生得入如来智慧大药微密法藏。世尊。菩萨如是已于无量百千万亿那由他劫发是誓愿。令诸众生悉无诸病。何缘如来乃于今日唱言有病。
·
复次。世尊。世有病者。不能坐起俯仰进止。饮食不御。浆水不下。亦复不能教诫诸子修治家业。尔时。父母。妻子。兄弟。亲属。知识。皆于是人生必死想。世尊。如来今日亦复如是。右胁而卧。无所论说。此阎浮提有诸愚人当作是念如来正觉必当涅槃生灭尽想。而如来性实不毕竟入于涅槃。何以故。如来常住无变易故。以是因缘。不应说言我今背痛。
·
复次。世尊。世有病者。身体羸损。若偃若侧卧著床褥。尔时。众人心生恶贱起必死想。如来今者亦复如是。当为外道九十五种之所轻慢生无常想。彼诸外道当作是言。不如我等。以我性人。自在时节微尘等法而为常住。无有变易。沙门瞿昙无常所迁。是变易法。以是义故。世尊。今日不应默然右胁而卧。
·
复次。世尊。世有病者。四大增损。互不调适。羸瘦乏极。是故不能随意坐起卧著床褥。如来四大无不和适。身力具足。亦无羸损。世尊。如十小牛力不如一大牛力。十大牛力不如一青牛力。十青牛力不如一凡象力。十凡象力不如一野象力。十野象力不如一二牙象力。十二牙象力不如一四牙象力。十四牙象力不如雪山一白象力。十雪山白象力不如一香象力。十香象力不如一青象力。十青象力不如一黄象力。十黄象力不如一赤象力。十赤象力不如一白象力。十白象力不如一山象力。十山象力不如一优钵罗象力。十优钵罗象力不如一波头摩象力。十波头摩象力不如一拘物头象力。十拘物头象力不如一分陀利象力。十分陀利象力不如人中一力士力。十人中力士力不如一钵健提力。十钵健提力不如一八臂那罗延力。十那罗延力不如一十住菩萨一节之力。一切凡夫身中诸节节不相到。人中力士节头相到。钵健提身诸节相接。那罗延身节头相拘。十住菩萨诸节骨解蟠龙相结。是故菩萨其力最大。世界成时。从金刚际起金刚座。上至道场菩提树下。菩萨坐已。其心即时逮得十力。如来今者不应如彼婴孩小儿。婴孩小儿愚痴无智。无所能说。以是义故。随意偃侧。无人讥诃。如来世尊有大智慧照明一切。人之大龙。具大威德。成就神通。无上仙人。永断疑网。已拔毒箭。进止安详。威仪具足。得无所畏。今者何故右胁而卧。令诸人天悲愁苦恼。
尔时。迦叶菩萨即于佛前而说偈言。
瞿昙大圣德。 愿起演妙法。
不应如小儿。 病者卧床蓐。
调御天人师。 倚卧双树间。
下愚凡夫见。 当言必涅槃。
不知方等典。 甚深佛所行。
不见微密藏。 犹盲不见道。
唯有诸菩萨。 文殊师利等。
能解是甚深。 譬如善射人。
三世诸世尊。 大悲为根本。
如是大慈悲。 今为何所在。
若无大悲者。 是则不名佛。
佛若必涅槃。 是则不名常。
唯愿无上尊。 哀受我等请。
利益于众生。 摧伏诸外道。
·
尔时。世尊大悲熏心。知诸众生各各所念。将欲随顺。毕竟利益。即从卧起。结跏趺坐。颜貌熙怡如融金聚。面目端严犹月盛满。形容清净无诸垢秽。放大光明充遍虚空。其光大盛过百千日。照于东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诸佛世界。惠施众生大智之炬。悉令得灭无明黑闇。令百千亿那由他众生安止不退菩提之心。
·
尔时。世尊心无疑虑如师子王。以三十二大人之相。八十种好庄严其身。于其身上一切毛孔。一一毛孔出一莲华。其华微妙。各具千叶。纯真金色。琉璃为茎。金刚为须。玟瑰为台。形大团圆犹如车轮。是诸莲华各出种种杂色光明。青黄赤白紫玻瓈色。是诸光明皆悉遍至阿鼻地狱。想地狱。黑绳地狱。众合地狱。叫唤地狱。大叫唤地狱。焦热地狱。大焦热地狱。是八地狱其中众生。常为诸苦之所逼切。所谓烧煮。火炙。斫刺。[皮+刂]剥。遇斯光已。如是众苦悉灭无余。安隐清凉。快乐无极。是光明中宣说如来秘密之藏。言诸众生皆有佛性。众生闻已即便命终生人天中。乃至八种寒冰地狱。所谓阿波波地狱。阿吒吒地狱。阿罗罗地狱。阿娑娑地狱。优钵罗地狱。波头摩地狱。拘物头地狱。分陀利地狱。是中众生常为寒苦之所逼恼。所谓擘裂身体碎坏。互相残害。遇斯光已。如是等苦亦灭无余。即得调和温暖适身。是光明中亦说如来秘密之藏。言诸众生皆有佛性。众生闻已即便命终生人天中。尔时。于此阎浮提界及余世界。所有地狱皆悉空虚无受罪者。除一阐提。
·
饿鬼众生饥渴所逼。以发缠身。于百千岁未曾得闻浆水之名。遇斯光已。饥渴即除。是光明中亦说如来微密秘藏。言诸众生皆有佛性。众生闻已即便命终生人天中。令诸饿鬼亦悉空虚。除谤大乘方等正典。
·
畜生众生互相杀害共相残食。遇斯光已恚心悉灭。是光明中亦说如来秘密之藏。言诸众生皆有佛性。众生闻已即便命终生人天中。当尔之时。畜生亦尽。除谤正法。
·
是一一华各有一佛。圆光一寻。金色晃曜。微妙端严。最上无比。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其身。是诸世尊。或有坐者。或有行者。或有卧者。或有住者。或震雷音。或澍洪雨。或放电光。或扇大风。或出烟焰。身如火聚。或复示现七宝。诸山。池泉河水。山林树木。或复示现七宝。国土。城邑聚落。宫殿屋宅。或复示现象。马。师子。虎。狼。孔雀。凤凰诸鸟。或复示现令阎浮提所有众生悉见地狱。畜生。饿鬼。或复示现欲界六天。
·
复有世尊。或说阴。界。诸入多诸过患。或复有说四圣谛法。或复有说诸法因缘。或复有说诸业烦恼皆因缘生。或复有说我与无我。或复有说苦乐二法。或复有说常无常等。或复有说净与不净。复有世尊为诸菩萨演说所行六波罗蜜。或复有说诸大菩萨所得功德。或复有说诸佛世尊所得功德。或复有说声闻之人所得功德。或复有说随顺一乘。或复有说三乘成道。或有世尊。左胁出水。右胁出火。或有示现初生。出家。坐于道场菩提树下转妙法轮。入于涅槃。或有世尊作师子吼。令此会中有得一果。二果。三果至第四果。或复有说出离生死无量因缘。
·
尔时。于此阎浮提中。所有众生遇斯光已。盲者见色。聋者听声。哑者能言。拘躄能行。贫者得财。悭者能施。恚者慈心。不信者信。如是世界无一众生修行恶法。除一阐提。
·
尔时。一切天。龙。鬼。神。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罗刹健陀。忧摩陀。阿婆魔罗。人非人等。悉共同声唱如是言。善哉。善哉。无上天尊。多所利益。说是语已踊跃欢喜。或歌或舞。或身动转。以种种华散佛及僧。所谓天优钵罗华。拘物头华。波头摩华。分陀利华。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散陀那华。摩诃散陀那华。卢脂那华。摩诃卢脂那华。香华。大香华。适意华。大适意华。爱见华。大爱见华。端严华。第一端严华。复散诸香。所谓沉水多伽楼香。栴檀郁金和合杂香。海岸聚香。复以天上宝幢。幡盖。诸天伎乐筝笛笙瑟箜篌鼓吹。供养于佛而说偈言。
我今稽首大精进。 无上正觉两足尊。
天人大众所不知。 唯有瞿昙乃能了。
世尊往昔为我故。 于无量劫修苦行。
如何一旦弃本誓。 而便舍命欲涅槃。
一切众生不能见。 诸佛世尊秘密藏。
以是因缘难得出。 轮转生死坠恶道。
如佛所说阿罗汉。 一切皆当至涅槃。
如是甚深佛行处。 凡夫下愚谁能知。
施诸众生甘露法。 为断除彼诸烦恼。
若有服此甘露已。 不复受生老病死。
如来世尊已疗治。 百千无量诸众生。
令其所有诸重病。 一切消灭无遗余。
世尊久已舍病苦。 故得名为第七佛。
唯愿今日雨法雨。 润渍我等功德种。
是诸大众及人天。 如是请已默然住。
·
说是偈时。莲华台中一切诸佛。从阎浮提遍至净居。悉皆闻之。尔时。佛告迦叶菩萨。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已具足如是甚深微妙智慧。不为一切诸魔外道之所破坏。善男子。汝已安住。不为一切诸恶邪风之所倾动。善男子。汝已成就乐说辩才。已曾供养过去无量恒河沙等诸佛世尊。是故能问如来正觉如是之义。善男子。我于往昔无量无边亿那由他百千万劫。已除病根。永离倚卧。
·
迦叶。过去无量阿僧祇劫。有佛出世。号无上胜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为诸声闻说是大乘大涅槃经。开示分别显发其义。我于尔时。亦为彼佛而作声闻。受持如是大涅槃典。读诵通利。书写经卷。广为他人开示分别解说其义。以是善根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善男子。我从是来。未曾有恶烦恼业缘。堕于恶道。诽谤正法。作一阐提。受黄门身。无根。二根。反逆父母。杀阿罗汉。破塔坏僧。出佛身血犯四重禁。从是已来。身心安隐。无诸苦恼。迦叶。我今实无一切疾病。所以者何。诸佛世尊久已远离一切病故。迦叶。是诸众生不知大乘方等密教。便谓如来真实有疾。
·
迦叶。如言如来人中师子。而如来者实非师子。如是之言。即是如来秘密之教。迦叶。如言如来人中大龙。而我已于无量劫中舍离是业。迦叶。如言如来是人是天。而我真实非人非天。亦非鬼。神。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非我。非命。非可养育。非人士夫。非作非不作。非受非不受。非世尊非声闻。非说非不说。如是等语。皆是如来秘密之教。迦叶。如言如来犹如大海。须弥山王。而如来者实非咸味。同于石山。当知是语。亦是如来秘密之教。迦叶。如言如来如分陀利。而我实非分陀利也。如是之言。即是如来秘密之教。迦叶。如言如来犹如父母。而如来者实非父母。如是之言。亦是如来秘密之教。迦叶。如言如来是大船师。而如来者实非船师。如是之言。亦是如来秘密之教。迦叶。如言如来犹如商主。而如来者实非商主。如是之言。亦是如来秘密之教。迦叶。如言如来能摧伏魔。而如来者实无恶心欲令他伏。如是之言。皆是如来秘密之教。迦叶。如言如来能治痈疮。而我实非治痈疮师。如是之言。亦是如来秘密之教。迦叶。如我先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善能修治身口意业。舍命之时。虽有亲族取其尸骸。或以火烧。或投大水。或弃冢间。狐狼禽兽竞共食啖。然心意识即生善道。而是心法实无去来。亦无所至。直是前后相似相续相貌不异。如是之言。即是如来秘密之教。
·
迦叶。我今言病亦复如是。亦是如来秘密之教。是故顾命文殊师利。吾今背痛。汝等当为四众说法。迦叶。如来正觉。实无有病右胁而卧。亦不毕竟入于涅槃。迦叶。是大涅槃。即是诸佛甚深禅定。如是禅定。非是声闻。缘觉行处。
迦叶。汝先所问。如来何故倚卧不起。不索饮食。诫敕家属。修治产业。迦叶。虚空之性。亦无坐起。求索饮食。敕诫家属。修治产业。亦无去来。生灭老壮。出没伤破。解脱系缚。亦不自说亦不说他。亦不自解亦不解他。非安非病。善男子。诸佛世尊亦复如是。犹如虚空。云何当有诸病苦耶。
迦叶。世有三人。其病难治。一。谤大乘。二。五逆罪。三。一阐提。如是三病。世中极重。悉非声闻。缘觉之所能治。善男子。譬如有病必死难治。若有瞻病。随意。医药。若无瞻病。随意。医药。如是之病定不可治。当知是人必死不疑。善男子。是三种人亦复如是。若有声闻。缘觉。菩萨。或有说法。或不说法。不能令其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迦叶。譬如病人。若有瞻病。随意。医药。则可令差。若无此三。则不可差。声闻。缘觉亦复如是。从佛菩萨得闻法已。即便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非不闻法能发心也。
迦叶。譬如病人。若有瞻病。随意。医药。若无瞻病。随意。医药。皆悉可差。有一种人亦复如是。或值声闻。不值声闻。或值缘觉。不值缘觉。或值菩萨。不值菩萨。或值如来。不值如来。或得闻法。或不闻法。自然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谓有人。或为自身。或为他身。或为怖畏。或为利养。或为谀谄。或为诳他。书写如是大涅槃经。受持读诵。供养恭敬。为他说者。
迦叶。有五种人。于是大乘大涅槃典。有病行处。非如来也。何等为五。一。断三结得须陀洹果。不堕地狱。畜生。饿鬼。人天七返。永断诸苦。入于涅槃。迦叶。是名第一人有病行处。是人未来过八万劫。便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迦叶。第二人者。断三结缚。薄贪恚痴。得斯陀含果。名一往来。永断诸苦。入于涅槃。迦叶。是名第二人有病行处。是人未来过六万劫。便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迦叶。第三人者。断五下结。得阿那含果。更不来此。永断诸苦。入于涅槃。是名第三人有病行处。是人未来过四万劫。便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迦叶。第四人者。永断贪欲。瞋恚。愚痴。得阿罗汉果。烦恼无余。入于涅槃。亦非麒麟独一之行。是名第四人有病行处。是人未来过二万劫。便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迦叶。第五人者。永断贪欲。瞋恚。愚痴。得辟支佛道。烦恼无余。入于涅槃。真是麒麟独一之行。是名第五人有病行处。是人未来过十千劫。便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迦叶。是名第五人有病行处。非如来也。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