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最新:facebook脸书下载地址


福利:怎么注册一个可以看明星名人福利的facebook账号?


推荐:facebook脸谱邀请码(最新免费)

关于摇滚,关于音乐。

1 已有 365 次阅读   2010-10-16 13:53   标签摇滚  音乐 
 我在音乐中无比兴奋,每一粒细胞都以超常千倍的速

度分裂,生长,衰老,死亡。

 

    之所以谈到音乐,一切都源自于自己几个月前在网上看到的一则视频。内容大致是这样的,白岩松做客中央,大肆批判音乐文化之所以没落的原因就是缺少摇滚乐,

    我极力赞同。

  

    无论是传统的摇滚乐,或亦是嘻哈的流行乐。以及最近正以台风般的势头席卷而来的非主流音乐,统统不在我喜欢的范围之内,

    只要摇滚才是我的交集,不离不弃。

    

    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如此的喜欢摇滚乐,也许只是单纯的喜好吧,我喜欢刺激。

    对于自己来说,我认为自己是个不折不扣地杂食性动物,各式风格都喜欢。

    比如朋克,歌特。

    比如工业摇滚,视觉系摇滚。

    比如重金属,还有死亡摇滚。

 

    最近才发现,空间背景音乐已经好久没换其他风格了。背景音乐是一首欢快的朋克风,Reminders.继它之后,便是《卡农》。

    那时一首曲,一处的旋律始终追逐着另一处,他们怀有相同的步伐,因而也怀有永恒的距离。彼此追赶,无休无止。

    《卡农》是我在喜欢的一首曲子,一直都是,永远不会改变。

 

    对于音乐来说,对于摇滚,不得不提到的三个人。约翰.列侬,迈克尔.杰克逊,玛丽.莲曼森。

    对于一个已故之人,约翰.列侬这个名字,曾被当做是神话。它不仅创建了闻名于世的“甲壳虫”,同时也带领自己的乐队多次创下不俗的佳绩。他推动了摇滚的发展,更将摇滚推向一个当时人们敢望而不可及的高度。随然披头士紧紧存在了十年,但就是这十年,就让人们知道什么是摇滚,并让人们义无反顾的爱上它。

    这便是摇滚的潜在魅力。

 

    2009年6月26日,一个闷热阴沉的午后,我像往常一样打开电脑,然后,呆住了。

    脑子里在迅速搜索着美国书不是还有另外一个叫迈克尔的巨星......不,没有了。

    大大的标题写着:"再见了,国王。."

    突然感到心中一阵酸涩,但是没有泪水。

    随然M.J是流行音乐之王,就其风格而言,依旧属于半流行半摇滚。

    所以我崇拜他。

  

    我几乎听过他的每一首歌。

    《Bad》《Thriller》《MoonWalker》《BeatIt》《Rock with you》,还有《Black or white》。

    他的每场演唱会我都有看过,但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德国演唱会,虽然早已忘记那场演唱会的时间。

M.J以 震惊世人的舞步,太空步而出名。他用他令人惊叹的音乐和舞蹈,将世界上最鲜艳,最前卫的文化带到我们身边。让我们对大洋彼岸的世界充满了幻想。

    不过幻想就此破灭,一个常年发光的恒星就此陨落。

    但不管发生什么惊天动地或惊世骇俗的事情,我始终是迈克尔 .杰克逊的歌迷。

    M.J你在天堂尽情的跳舞,我依然在人间为你鼓掌。

 

    最后一个人,玛丽莲.曼森。也是我最喜欢的。作为工业摇滚奠基人在欧美地区声名显赫。很多人都冲着他的相貌喜欢他。但是我觉得他的声音确实苍劲有力。带有死亡和毁灭的味道,

    曼森的演唱会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她他殴打吉他手,公演烧毁美国国旗,甚至是当着数十万歌迷撕毁《圣经》的场景。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讲,他是一个真正的无政府主义者。对于自己来说,似乎也有一点反动的意思。所以我崇拜曼森。玛丽莲.曼森。

 

    在很多人看来,摇滚是疯子玩的。但在我眼中,摇滚代表的不仅仅是刺激,颓废,或者是死亡。更是一个民族音乐历史发展的必然阶段。

    失去摇滚,世界音乐将就此垮台,灰飞烟灭。

 

    是中国不选择摇滚,还是摇滚根本本不属于中国。

    在我所生活的国家,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却不推行摇滚,不发展摇滚。很多人都很鄙视,唾弃摇滚。

    我想不是的,为什么摇滚不适合中国,为什么摇滚不能在中国根深蒂固。归根到底是中国人的问题,这是中国人民思想落后的一种体现,才致使摇滚不能在中国立足。

    我的心声被白岩松说出来,就是建议人们在享受其他音乐的同时,能过包容和接纳摇滚乐。

 

    关于摇滚,关于音乐我只想说这么多。

    我希望将来的某一天,或许是不久,摇滚在中国的地位能够像在欧美地区那样如日中天。

 

    摇滚中国,摇滚世界,我期待着。

更多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