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范公民(转自《读者·原创版》2011年4期卷首语)
已有 81 次阅读 2011-04-21 18:49 开学了,小孩的大书包又背回了大大小小的一堆课本。随手翻开一本《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有一篇《给家长的话》。给我的话,自然要认真看看了—“亲爱的家长,翻开这本教科书,您会发现,这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它是伴随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而开设的一
门活动型综合课程,其目的是通过游戏和各种儿童喜欢的主题活动,深入浅出地对学生进行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他们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初步的基础……”
全新、新一轮课程改革,道德、科学、生活的启蒙,态度、品质、生存能力,不错,我记下了这些关键词。继续看目录,有“我生活的地方”“快乐的少先队员”“让家园更美好”“我们在成长”四大板块。翻翻内容,我把它简单地归纳为:我的家乡变化大,山美水美人更美,好吃好喝还好玩;门前有条河,对岸是山坡,河里打水仗,坡上捉蝈蝈(这好地方不要门票吗);小区高楼拔地而起,叔叔来教科学种田(我家到底是在城里还是在乡下),我们开设了电脑课(看图片貌似上个世纪的486);不能乱扔垃圾,砸到花花草草很不好;董存瑞举起了炸药包,雷锋抱着钢枪,红领巾上添光彩(这也是整本书里难得出现的有名有姓的真人);乐于助人,下雨天帮邻居收衣服(现在城里还有这么阔的人,住门口可以晾衣服的漂亮大平房,羡慕嫉妒恨)。最后,当代儿童还要从小心怀天下。一页“让我们关注”—阿富汗小女孩恐惧的面孔,头大身子小的非洲儿童,提醒我们的孩子:你们很幸福,全世界还有千千万万的小伙伴等待解放。
学习完毕,我放下这本全新的3.8元的56页彩色课本,拿起了桌上一本黑白草纸的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世界书局初级小学《模范公民》第八册翻印本。封面上有“新课程标准公民训练小册”字样,还有这样一段话—“愿辞:我愿遵守中国公民规律,使我身体强健,道德完全,做一个中国的好公民,准备为社会国家服务。”同样,看看目录,有“进取的精神与精细的态度”“自制的习惯”“节俭和爱用”“国货”“避灾和救险”“对人的态度”“爱人和爱生物”七大单元。翻翻内容,有百字中外历史故事13个,寓言、童话3个,歌曲1首,说理小文7篇。
一个个故事“深入浅出”,一条条模范公民准则—我发生了疑问,就想法去解决;我不盲从,不随声附和;我不信鬼神;我使用公共器具,一定按照先后次序;我不私用公共或别人的物件;我不轻易向人家借东西;我不向人家借钱(古人说,欠债是化自由人为奴隶);我不浪费金钱;我爱用本国货;对人要和颜悦色;我要随时随地帮助他人;我自己不愿做的事,不叫别人去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要竭力做有益于公众的事情……出现的真人有伽利略、牛顿、富兰克林、皇甫无逸、王献之、孔子、子贡、庄周、南丁格尔……“假人”有仙后、女仆、白兔、母鸡、猢狲、驴、鱼……
最后,没有阿富汗也没有黑非洲,只列了张表,让小孩一一对照以上准则想想自己的行为,画圈或画钩,没有做到的,就要改过。看着这本78年前的定价“洋7分”的46页小册子,我自己对照着画了一遍圈和钩,结果你懂的,我肯定不是个模范公民。但这是为什么呢?我想,我肯定从小就接受了全新的教育,树立了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要做个科学家、飞行员……还得抽空去学习科学种田,关注战争和饥饿中的非洲小伙伴。至于做一个模范公民—什么是公民?你是吗?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