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14日 雨
今天这个日期在中国这个传统略带有封建思想的国家里,算得上是个很差的日子,因为9.14的谐音是“就要死”,是啊,谁希望死呢,谁又不想好好的活着。
然而,活着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我们从出生的那一刻就慢慢向死亡走去,有的人很幸运,可以一帆风顺的老死,而有的人却一生受尽磨难,最终还不得善终,我想那是最悲惨的事情了。
而我,这样一个生长普普通通的家庭中的小女生,也不是没有幻想过童话般的生活,公主般的待遇,但是幻想总归是幻想,现实又是什么呢?作为90后的先驱,我们这一代可以说是幸运的,也可以说是不幸的。从小学升初中,我们是课改的第一代,从初中升高中,我们仍是教育部的试验田,至于高中考大学,天哪,终于在满城风雨的“血杀”中熬过了,我们总是被当做小白鼠,做一个又一个的实验。怎么说呢,有的人得益有的人则尝尽了苦头吧!我算是幸运的吧,在现在这个竞争压力如此大的社会下,我能一步一走到现在,应该是我那比较温和的性格决定的,没什么突出,但也不会落后于别人什么,不用咄咄逼人,但也不会甘心落后。总之,这20年也就这么混着活过来了。
回想我的童年,哎,波澜不惊啊,生活在格子样的楼房中,大家彼此没那么熟悉,自然也就过得平平淡淡,到了大学和舍友们谈论起童年趣事是,我总是不能说出什么,一位是自己无趣,才发现时这个社会的无聊啊。再想想小学,初中,那么内向,几乎没什么至交好友,妈妈总是对我说,你的好友就是你的同桌,初次以外还有谁你会主动和他/她要好的嘛?说来也是,自己的性格真的太内向了吧!现在在大学做过一项心理测试,是测试自己的气质的,结果我是粘液质的,这类人,安静,稳重,不善言谈之类,我觉得真准 ,我就是这样,但老师说这只是气质,是每个人生来就有的,而你的性格应该不是这样的,性格是可以后天改造的,所以我觉得对,我的性格在高中时的的确确是变了的。
高中时代是我觉得过的最风花雪月的时代,中考成绩的不理想,使我进入的一个不太中意的高中,那时每天总会经过我所向往的学校门前,羡慕的看看里面的学生,然后对自己低声叹气,哎,谁叫自己不努力呢,只是怨天尤人是不行的。不过后来因为一些事情改变了。其实我的底子还不错吧,在进入高中时代的第一次考试中获得了不错的成绩,于是乎,信心暴涨。我胖胖的,不过并不是很丑,就像别人形容的那样,叫做胖得很可爱,好吧,我就勉强接受吧!然后我发现了一些一样的眼光,要说我不懂那些事什么意思,你们估计就会说我装纯了,但是我知道,时间还早,我还有梦想要实现。紧张的高中生活在一场又一场的考试中进行着,我们学校很变态,总是分班,其实这主要还是要怪那个摇摆不定的高考政策,于是我被调来调去的,也就是因为这样,我几乎整个年级的人都认识,岁不能全叫出名字,但也不会见着面生。高二下学期,喜欢一个男生,挺帅的,歌唱得也好听,喜欢踢足球,可惜最重要的一点,人家不喜欢我,好吧,我认,反正时候还早嘛,浑浑噩噩地过到高三,真正紧张的时候来了,考试考试考试,大大小小的考试,我们晕头转向。那时候还有活动课,那是最享受的时候,总会和好友看男生们打球,不知道是不是叫做花痴,也就是那时,渐渐又关注上一个不喜欢我的男生,我觉得自己挺悲惨的。。。不过后来还是理智战胜一切,试还是要考的不是,我不能辜负爸妈,还要对得起自己,终于,上了个还算满意的大学,虽然并不满意的专业,但现在已经大三,说什么都迟了。
还好我以后可以从事我喜欢的职业,还好我以后的日子应该会过得不错,所以生活应该改会过得有滋有味,风花雪月吧!(*^__^*) 嘻嘻……
每日一文
注:今天这首诗诗昨儿家教的时候那小孩要我给他讲的,天知道,我都两年没碰语文书了,还好,这个时代的好处就是通讯发达,于是乎我上网找诗,顺带一本正经的给他讲了一遍,自己都觉得惭愧,可我又不是完人,也要有点缺憾不是,O(∩_∩)O哈哈~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者:杜甫 查看该作者简介 >>
jiàn wài hū chuán shōu jì běi
剑 外 忽 传 收 蓟 北 ,
chū wén tì lèi mǎn yī shāng
初 闻 涕 泪 满 衣 裳 。
què kàn qī zǐ chóu hé zài
却 看 妻 子 愁 何 在 ,
màn juǎn shī shū xǐ yù kuáng
漫 卷 诗 书 喜 欲 狂 。
bái rì fàng gē xū zòng jiǔ
白 日 放 歌 须 纵 酒 ,
qīng chūn zuò bàn hǎo huán xiāng
青 青 作 伴 好 还 乡 。
jì cóng bā xiá chuán wū xiá
即 从 巴 峡 穿 巫 峡 ,
biàn xià xiāng yáng xiàng luò yáng
便 下 襄 阳 向 洛 阳 。
作者背景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河南府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杜甫生逢开元盛世及安史之乱,一生颠沛流离,历尽磨难,他的诗广泛地记载了这一时期的现实生活,被人称为“诗史”。杜甫擅长各种诗体,诗风沉郁顿挫,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注词释义
官军:唐王朝军队。
收:收复。
河南河北:泛指黄河以南以北地区,相当于今河南、河北、山东一带。
剑外:剑门关之外,即今四川剑南一带。
蓟北:今河北省北部。当时为安、史叛军根据地。
初闻:乍听到。
涕泪:眼泪。
却看:回头看。
漫卷:胡乱地卷起。
纵酒:纵情饮酒。
青春:春天。指春光明媚。
巴峡:在今重庆市东的嘉陵江上。
巫峡:在今四川省巫山县东。
襄阳:在今湖北襄樊。
古诗今译
在剑门关外忽然听说官军收复了蓟北,乍听到止不住的泪水洒满了衣裳。回头看妻儿没有了愁容,胡乱收拾着诗书不禁得欣喜若狂。白日里引吭高歌且纵情饮酒,明媚的春光伴我返回那久别的故乡。立即动身走巴峡穿巫峡,然后经襄阳而转向那旧都洛阳。
名句赏析——“青春作伴好还乡。”
这是杜甫52岁流落到梓州时被称为生平第一首快诗的佳作。因安史之乱而漂泊到剑门之外已是第五个年头,杜甫无时不期望着能够平息叛乱,叶落归根。突然听说官军收复了蓟北,喜极而泣,不能自抑。作者用了“忽传”、“初闻”、“却看”、“漫卷”、四个连续动作,把惊喜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而在“即从”、“穿”、“便下”、“向”这四个富有动感节奏的描述中,作者想象着自己仿佛已经穿过巴峡、巫峡,路过襄阳、洛阳,回到了梦寐以求的家乡。后人说:此诗句句有喜悦意,一气流注,而曲折尽情,绝无妆点,愈朴愈真,如此等,都是非常精当的评语。
剑 外 忽 传 收 蓟 北 ,
chū wén tì lèi mǎn yī shāng
初 闻 涕 泪 满 衣 裳 。
què kàn qī zǐ chóu hé zài
却 看 妻 子 愁 何 在 ,
màn juǎn shī shū xǐ yù kuáng
漫 卷 诗 书 喜 欲 狂 。
bái rì fàng gē xū zòng jiǔ
白 日 放 歌 须 纵 酒 ,
qīng chūn zuò bàn hǎo huán xiāng
青 青 作 伴 好 还 乡 。
jì cóng bā xiá chuán wū xiá
即 从 巴 峡 穿 巫 峡 ,
biàn xià xiāng yáng xiàng luò yáng
便 下 襄 阳 向 洛 阳 。
作者背景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河南府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杜甫生逢开元盛世及安史之乱,一生颠沛流离,历尽磨难,他的诗广泛地记载了这一时期的现实生活,被人称为“诗史”。杜甫擅长各种诗体,诗风沉郁顿挫,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注词释义
官军:唐王朝军队。
收:收复。
河南河北:泛指黄河以南以北地区,相当于今河南、河北、山东一带。
剑外:剑门关之外,即今四川剑南一带。
蓟北:今河北省北部。当时为安、史叛军根据地。
初闻:乍听到。
涕泪:眼泪。
却看:回头看。
漫卷:胡乱地卷起。
纵酒:纵情饮酒。
青春:春天。指春光明媚。
巴峡:在今重庆市东的嘉陵江上。
巫峡:在今四川省巫山县东。
襄阳:在今湖北襄樊。
古诗今译
在剑门关外忽然听说官军收复了蓟北,乍听到止不住的泪水洒满了衣裳。回头看妻儿没有了愁容,胡乱收拾着诗书不禁得欣喜若狂。白日里引吭高歌且纵情饮酒,明媚的春光伴我返回那久别的故乡。立即动身走巴峡穿巫峡,然后经襄阳而转向那旧都洛阳。
名句赏析——“青春作伴好还乡。”
这是杜甫52岁流落到梓州时被称为生平第一首快诗的佳作。因安史之乱而漂泊到剑门之外已是第五个年头,杜甫无时不期望着能够平息叛乱,叶落归根。突然听说官军收复了蓟北,喜极而泣,不能自抑。作者用了“忽传”、“初闻”、“却看”、“漫卷”、四个连续动作,把惊喜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而在“即从”、“穿”、“便下”、“向”这四个富有动感节奏的描述中,作者想象着自己仿佛已经穿过巴峡、巫峡,路过襄阳、洛阳,回到了梦寐以求的家乡。后人说:此诗句句有喜悦意,一气流注,而曲折尽情,绝无妆点,愈朴愈真,如此等,都是非常精当的评语。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