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十二
已有 28 次阅读 2021-07-30 14:23注:依地藏论坛 校勘稿 乾隆大藏经视频制作组依据中华大藏经,房山石经,最终校对修正了乾隆大藏经的笔误,以及网络佛经常见的错误,详细修正处,请参阅我们制作的视频。
乾隆 大藏经·大乘 般若部·第0003部
摩诃 般若波罗蜜 经卷 第二十二
姚秦 三藏法师 鸠摩罗什 共僧叡译
嘱累品第六十六
尔时。释提桓因白佛言。世尊。我如是说。如是答。为随顺法不。为正答不。佛告释提桓因言。憍尸迦。汝所说所答。实皆随顺。
释提桓因言。希有。世尊。须菩提所乐说。皆是为空。为无相。为无作。为四念处。乃至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告释提桓因言。须菩提比丘行空时。檀那波罗蜜不可得。何况行檀那波罗蜜者。乃至般若波罗蜜不可得。何况行般若波罗蜜者。四念处不可得。何况修四念处者。乃至八圣道分不可得。何况修八圣道分者。禅解脱三昧定不可得。何况修禅解脱三昧定者。佛十力不可得。何况修佛十力者。四无所畏不可得。何况能生四无所畏者。四无碍智不可得。何况生四无碍智者。大慈大悲不可得。何况行大慈大悲者。十八不共法不可得。何况生十八不共法者。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可得。何况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一切智不可得。何况得一切智者。如来不可得。何况当作如来者。无生法不可得。何况得无生法作证者。三十二相不可得。何况得三十二相者。八十随形好不可得。何况得八十随形好者。何以故。憍尸迦。须菩提比丘一切法离行。一切法无所得行。一切法空行。一切法无相行。一切法无作行。
憍尸迦。是为须菩提比丘所行。欲比菩萨摩诃萨般若波罗蜜行者。百分不及一。千分。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何以故。除佛行。是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于声闻。辟支佛诸行中最尊。最妙。最上。以是故。菩萨摩诃萨欲得于一切众生中最上。当行是般若波罗蜜行。何以故。憍尸迦。诸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过声闻。辟支佛地入菩萨位。能具足佛法得一切种智。断一切烦恼习作佛。
是时。会中诸三十三天以天曼陀罗华散佛及僧。是时。八百比丘从座起以华散佛。偏袒右肩。合掌右膝著地白佛言。世尊。我等当行是无上行。声闻。辟支佛所不能行。
尔时。佛知诸比丘心行。便微笑如诸佛法。种种色光。青黄赤白红缥。从口中出。遍照三千大千世界。绕佛三匝还从顶入。尔时。阿难偏袒右肩。右膝著地白佛言。世尊。何因缘微笑。诸佛不以无因缘而笑。
佛告阿难。是八百比丘于星宿劫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名散华皆同一字。比丘僧。国土。寿命皆等。各各过十万岁出家作佛。是时诸国土常雨五色天华。以是故。阿难。菩萨摩诃萨欲行最上行。应当行般若波罗蜜。
佛告阿难。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行是深般若波罗蜜。当知是菩萨人中死此间生。若兜率天上死来生此间。若人中。若兜率天上广闻是深般若波罗蜜。阿难。我见是诸菩萨摩诃萨能行是深般若波罗蜜。
阿难。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深般若波罗蜜。受持读诵。亲近正忆念。转复以般若波罗蜜教化行菩萨道者。当知是菩萨面从佛闻深般若波罗蜜。乃至亲近亦从诸佛种善根。善男子。善女人当作是念。我等非声闻所种善根。亦不从声闻所闻是深般若波罗蜜。阿难。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深般若波罗蜜。读诵亲近。随义随法行。当知是善男子。善女人则为面见佛。阿难。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深般若波罗蜜。信心清净不可沮坏。当知是善男子。善女人曾供养佛种善根。与善知识相得。阿难。于诸佛福田种善根。虽不虚诳。要得声闻。辟支佛。佛而得解脱。应当深了了行六波罗蜜乃至一切种智。阿难。若菩萨深了了行六波罗蜜乃至一切种智。是人若住声闻。辟支佛道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有是处。是故。阿难。我以般若波罗蜜嘱累汝。阿难。汝若受持一切法。除般若波罗蜜。若忘若失。其过小小。无有大罪。阿难。汝受持深般若波罗蜜若失一句。其过甚大。阿难。汝若受持深般若波罗蜜还忘失。其罪甚多。以是故。阿难。嘱累汝是深般若波罗蜜。汝当善受持读诵令利。
阿难。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般若波罗蜜。则为受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难。若善男子。善女人现在供养我。恭敬尊重赞叹。华香。璎珞。捣香。泽香。衣服。幡盖。应当受持般若波罗蜜读诵说。亲近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华香乃至幡盖。阿难。供养般若波罗蜜。则为供养我。亦供养过去。未来。现在佛已。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深般若波罗蜜。信心清净。恭敬爱乐。则为信心清净恭敬爱乐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已。阿难。汝爱乐佛不舍离。当爱乐般若波罗蜜莫舍离。阿难。深般若波罗蜜乃至一句不应令失。阿难。我说嘱累因缘甚多。今但略说。如我为世尊。般若波罗蜜亦是世尊。以是故。阿难。种种因缘嘱累汝般若波罗蜜。阿难。今我于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中嘱累汝。诸欲不舍佛。不舍法。不舍僧。不舍过去。未来。现在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慎莫舍般若波罗蜜。阿难。是我所教化弟子法。
阿难。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深般若波罗蜜。读诵。说。正忆念。复为他人种种广说其义。开示演畅分明令易解。是善男子。善女人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疾近萨婆若。何以故。般若波罗蜜中生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难。过去。未来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从般若波罗蜜中生。今现在东方。南方。西方。北方。四维。上下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从般若波罗蜜生。以是故。阿难。诸菩萨摩诃萨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应当学六波罗蜜。何以故。阿难。六波罗蜜是菩萨摩诃萨母。生诸菩萨故。阿难。若有菩萨摩诃萨学是六波罗蜜。皆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是故。我以六波罗蜜倍复嘱累汝。阿难。是六波罗蜜是诸佛无尽法藏。阿难。十方诸佛现在说法。皆从六波罗蜜法藏中出。过去诸佛亦从六波罗蜜中。学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未来诸佛亦从六波罗蜜中。学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弟子。皆从六波罗蜜中学得灭度。已得。今得。当得灭度。阿难。汝为声闻人说法。令三千大千世界中众生。皆得阿罗汉果证。犹未为我弟子事。汝若以般若波罗蜜相应一句义。教菩萨摩诃萨则为我弟子事。我亦欢喜胜教三千大千世界中众生令得阿罗汉。
复次。阿难。是三千大千世界中众生。不前不后一时皆得阿罗汉果证。是诸阿罗汉行布施功德。持戒。禅定功德。是功德多不。阿难言。甚多。世尊。佛言。不如弟子以般若波罗蜜相应法。为菩萨摩诃萨说乃至一日。其福甚多。置一日但半日。置半日但一食顷。置一食顷但须臾间说。其福甚多。何以故。菩萨摩诃萨善根胜一切声闻。辟支佛故。菩萨摩诃萨自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示教利喜他人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难。如是菩萨行六波罗蜜。行四念处乃至行一切种智。增益善根若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有是处。
说是般若波罗蜜品时。佛在四众中天。人。龙。鬼。神。紧那罗。摩睺罗伽等。于大众前而现神足变化。一切大众皆见阿閦佛。比丘僧围绕说法。大众譬如大海水。皆是阿罗汉。诸漏尽无烦恼。皆得自在。得好解脱。心解脱。慧解脱。其心调柔譬如大象。所作已办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智得解脱。一切心。心数法中得自在。及诸菩萨摩诃萨无量功德成就。尔时。佛摄神足。一切大众不复见。阿閦佛。声闻人。菩萨摩诃萨及其国土不与眼作对。何以故。佛摄神足故。
尔时。佛告阿难。如是。阿难。一切法不与眼作对。法法不相见。法法不相知。如是。阿难。如阿閦佛。弟子。菩萨。国土不于眼作对。如是。阿难。一切法不与眼作对。法法不相见。法法不相知。何以故。一切法无知。无见。无作。无动。不可捉。不可思议。如幻人无受。无觉。无真实。菩萨摩诃萨如是行。为行般若波罗蜜。亦不著诸法。阿难。菩萨摩诃萨如是学。名为学般若波罗蜜。欲得诸波罗蜜。当学般若波罗蜜。何以故。如是学。名为第一学。最上学。微妙学。如是学。安乐利益一切世间。无护者为作护。如是学。诸佛所学。诸佛住是学中。能以右手举三千大千世界还著本处。是中众生无觉知者。何以故。阿难。诸佛学是般若波罗蜜。过去。未来。现在法中得无阂智见。阿难。般若波罗蜜于诸学中最尊。第一。微妙。无上。阿难。有人欲得般若波罗蜜边际。为欲得虚空边际。何以故。阿难。般若波罗蜜无有量。我初不说般若波罗蜜量名众句众字。众是有量。般若波罗蜜无有量。
阿难白佛言。世尊。般若波罗蜜。何以故无有量。佛告阿难。般若波罗蜜无尽故无有量。般若波罗蜜离故无有量。阿难。过去诸佛皆学是般若波罗蜜得度。是般若波罗蜜故不尽。未来世诸佛亦学是般若波罗蜜得度。是般若波罗蜜故不尽。现在十方诸佛皆学是般若波罗蜜得度。是般若波罗蜜故不尽。已不尽。今不尽。当不尽。阿难。欲尽般若波罗蜜为欲尽虚空。般若波罗蜜不可尽。已不尽。今不尽。当不尽。禅那波罗蜜乃至檀那波罗蜜不可尽。已不尽。今不尽。当不尽。乃至一切种智亦如是。何以故。是一切法皆无生。若法无生。云何有尽。
尔时。佛出覆面舌相。告阿难。从今日于四众中。广演开示分别般若波罗蜜。当令分明易解。何以故。是深般若波罗蜜中广说诸法相。是中求声闻。辟支佛。求佛者。皆当于中学。学已各得成就。阿难。是深般若波罗蜜。则是一切字门。行是深般若波罗蜜。能入陀罗尼门。学是陀罗尼。诸菩萨得一切乐说辩才。阿难。般若波罗蜜是三世诸佛妙法。以是故。阿难。我为汝了了说。若有人受持深般若波罗蜜。读诵亲近。是人则能持三世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难。我说般若波罗蜜是行者足。汝持是般若波罗蜜得陀罗尼故。则能持一切诸法。
不可尽品第六十七
尔时。须菩提作是念。是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甚深。我当问佛。作是念已。白佛言。世尊。是般若波罗蜜不可尽。佛言。虚空不可尽故。般若波罗蜜不可尽。
世尊。云何应生般若波罗蜜。佛言。色不可尽故。般若波罗蜜应生。受。想。行。识不可尽故。般若波罗蜜应生。檀那波罗蜜不可尽故。般若波罗蜜应生。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那波罗蜜。般若波罗蜜不可尽故。般若波罗蜜应生。乃至一切种智不可尽故。般若波罗蜜应生。
复次。须菩提。痴空不可尽故。菩萨摩诃萨般若波罗蜜应生。行空不可尽故。菩萨般若波罗蜜应生。识空不可尽故。菩萨般若波罗蜜应生。名色空不可尽故。菩萨般若波罗蜜应生。六处空不可尽故。菩萨般若波罗蜜应生。六触空不可尽故。菩萨般若波罗蜜应生。受空不可尽故。菩萨般若波罗蜜应生。爱空不可尽故。菩萨般若波罗蜜应生。取空不可尽故。菩萨般若波罗蜜应生。有空不可尽故。菩萨般若波罗蜜应生。生空不可尽故。菩萨般若波罗蜜应生。老死忧悲苦恼空不可尽故。菩萨般若波罗蜜应生。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般若波罗蜜应生。须菩提。是十二因缘是独菩萨法。能除诸边颠倒。坐道场时应如是观。当得一切种智。
须菩提。若有菩萨摩诃萨。以虚空不可尽法。行般若波罗蜜观十二因缘。不堕声闻。辟支佛地。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求菩萨道而转还者。皆离般若波罗蜜念故。是人不知云何行般若波罗蜜。应以虚空不可尽法观十二因缘。须菩提。若求菩萨道而转还者。皆不得是方便力故。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转还。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转还者。皆得是方便力故。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应以虚空不可尽法观般若波罗蜜。应以虚空不可尽法生般若波罗蜜。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观十二因缘时。不见法无因缘生。不见法常不灭。不见法有我。人。寿者。命者。众生乃至知者。见者。不见法无常。不见法苦。不见法无我。不见法寂灭非寂灭。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应如是观十二因缘。
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能如是行般若波罗蜜。是时不见色若常若无常。若苦若乐。若我若无我。若寂灭若非寂灭。受。想。行。识亦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是时。亦不见般若波罗蜜。亦不见以是法见般若波罗蜜。禅那波罗蜜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不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不见以是法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须菩提。一切法不可得故。是为应般若波罗蜜行。若菩萨行无所得般若波罗蜜时。恶魔愁毒如箭入心。譬如人新丧父母。如是。须菩提。是恶魔见菩萨行无所得般若波罗蜜时。便大愁毒如箭入心。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但一魔愁毒。三千大千世界中魔亦复愁毒。佛告须菩提。三千大千世界中诸恶魔。皆愁毒如箭入心。各于其座不能自安。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能如是行般若波罗蜜。是时一切世间天及人。阿修罗。不能得其便令其忧恼。须菩提。以是故。菩萨摩诃萨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当行是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具足修檀那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那波罗蜜。般若波罗蜜。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具足诸波罗蜜。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云何具足檀那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那波罗蜜。般若波罗蜜。
佛告须菩提。菩萨摩诃萨所有布施。皆回向萨婆若。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具足檀那波罗蜜。须菩提。菩萨摩诃萨所有持戒。皆回向萨婆若。是为具足尸罗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所有忍辱。皆回向萨婆若。是为具足羼提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所有精进。皆回向萨婆若。是为具足毗梨耶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所有禅定。皆回向萨婆若。是为具足禅那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所有智慧。皆回向萨婆若。是为具足般若波罗蜜。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具足六波罗蜜。
六度相摄品第六十八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住檀那波罗蜜取尸罗波罗蜜。佛告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布施时。持是布施回向萨婆若。于众生中住慈身口意业。是为菩萨住檀那波罗蜜取尸罗波罗蜜。
世尊。云何菩萨住檀那波罗蜜取羼提波罗蜜。佛告须菩提。菩萨布施时。受者瞋恚。骂辱恶言加之。是时菩萨忍辱不生瞋恚心。是为菩萨住檀那波罗蜜取羼提波罗蜜。
世尊。云何菩萨住檀那波罗蜜取毗梨耶波罗蜜。佛言。菩萨布施时。受者瞋恚。骂辱恶言加之。菩萨增益布施心作是念我应当施。不应有所惜。即时生身精进。心精进。是为菩萨住檀那波罗蜜取毗梨耶波罗蜜。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住檀那波罗蜜取禅那波罗蜜。佛言。菩萨布施时。回向萨婆若。不趣声闻。辟支佛地。但一心念萨婆若。是为菩萨住檀那波罗蜜取禅那波罗蜜。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住檀那波罗蜜取般若波罗蜜。佛言。菩萨布施时。知布施空如幻。不见为众生布施有益无益。是为菩萨住檀那波罗蜜取般若波罗蜜。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住尸罗波罗蜜取檀那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那波罗蜜。般若波罗蜜。佛告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住尸罗波罗蜜中。身口意生布施福德。助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持是功德不取声闻。辟支佛地。住尸罗波罗蜜中。不夺他命。不劫夺他物。不行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嫉。不瞋恚。不邪见。所有布施。饥者与食。渴者与饮。须乘与乘。须衣与衣。须香与香。须璎珞与璎珞。涂香。卧具。房舍。灯烛。资生所须尽给与之。持是布施与众生共之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回向不堕声闻。辟支佛地。须菩提。是为菩萨摩诃萨住尸罗波罗蜜取檀那波罗蜜。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住尸罗波罗蜜取羼提波罗蜜。佛言。菩萨摩诃萨住尸罗波罗蜜中。若有众生来节节支解。菩萨于是中不生瞋恚心乃至一念。作是言。我得大利。众生来取我肢节用。我无一念瞋恚。是为菩萨住尸罗波罗蜜中取羼提波罗蜜。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住尸罗波罗蜜取毗梨耶波罗蜜。佛言。若菩萨摩诃萨身精进。心精进。常不舍作是念。一切众生在生死中。我当拔。著甘露地。是为菩萨住尸罗波罗蜜中取毗梨耶波罗蜜。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住尸罗波罗蜜取禅那波罗蜜。佛言。菩萨入初禅。第二第三第四禅。不贪声闻。辟支佛地。作是念。我当住禅那波罗蜜中。度一切众生生死。是为菩萨住尸罗波罗蜜取禅那波罗蜜。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住尸罗波罗蜜取般若波罗蜜。佛言。菩萨住尸罗波罗蜜中。无有法可见。若作法。若无作法。若数法。若相法。若有。若无。但见诸法不过如相。以般若波罗蜜方便力故。不堕声闻。辟支佛地。是为菩萨住尸罗波罗蜜取般若波罗蜜。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住羼提波罗蜜取檀那波罗蜜。佛言。菩萨从初发心乃至道场。于其中间若一切众生来瞋恚。骂詈。若节节支解。菩萨住于忍辱作是念。我应布施一切众生。不应不与。是众生须食与食。须饮与饮。乃至资生所须尽皆与之。持是功德与一切众生共之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菩萨回向时不生二心。谁回向者。回向何处。是为菩萨住羼提波罗蜜取檀那波罗蜜。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住羼提波罗蜜取尸罗波罗蜜。佛言。菩萨从初发心乃至道场。于其中间终不夺他命。不与不取。乃至不邪见。亦不贪声闻。辟支佛地。持是功德与一切众生共之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菩萨回向时三种心不生。谁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用何法回向。回向何处。是为菩萨住羼提波罗蜜取尸罗波罗蜜。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住羼提波罗蜜取毗梨耶波罗蜜。佛言。菩萨住羼提波罗蜜生精进作是念。我当往一由旬。若十由旬。百千万亿由旬。过一国土乃至过百千万亿国土。乃至教一人令持五戒。何况令得须陀洹果乃至阿罗汉果。辟支佛道。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持是功德与一切众生共之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为菩萨住羼提波罗蜜取毗梨耶波罗蜜。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住羼提波罗蜜取禅那波罗蜜。佛言。菩萨住羼提波罗蜜离欲。离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入初禅乃至入第四禅。是诸禅中净心。心数法。皆回向萨婆若。回向时是菩萨诸禅及禅支皆不可得。是为菩萨住羼提波罗蜜取禅那波罗蜜。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住羼提波罗蜜取般若波罗蜜。佛言。菩萨住羼提波罗蜜。观诸法若离相。若寂灭相。若无尽相。不以寂灭相作证。乃至坐道场得一切种智。从道场起便转法轮。是为菩萨住羼提波罗蜜取般若波罗蜜。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住毗梨耶波罗蜜取檀那波罗蜜。佛告须菩提。菩萨住毗梨耶波罗蜜。身心精进不懈不息。作是念。我必应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应不得。是菩萨为利益众生故。往一由旬若百千万亿由旬。若过一国土。若过百千万亿国土。住毗梨耶波罗蜜中。若不得一人教令入佛道中。若声闻道中。若辟支佛道中。或得一人教令行十善道精进不懈。作是法施及以财施令具足。持是功德与众生共之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回向声闻。辟支佛地。是为菩萨住毗梨耶波罗蜜取檀那波罗蜜。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住毗梨耶波罗蜜取尸罗波罗蜜。佛言。菩萨住毗梨耶波罗蜜。从初发意乃至坐道场。自不杀生。不教他杀。赞不杀生法。欢喜赞叹不杀生者。乃至自远离邪见。教他远离邪见。赞不邪见法。欢喜赞叹不邪见者。是菩萨行尸罗波罗蜜因缘。不求欲界。色界。无色界福。不求声闻。辟支佛地。持是功德与众生共之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生三种心。不见回向者。不见回向法。不见回向处。是为菩萨住毗梨耶波罗蜜取尸罗波罗蜜。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住毗梨耶波罗蜜取羼提波罗蜜。佛言。菩萨住毗梨耶波罗蜜。从初发意乃至坐道场。于其中间若人。若非人来节节支解。菩萨作是念。割我者谁。截我者谁。夺我者谁。复作是念。我大得善利。我为众生故受身。众生还自来取。是时。菩萨正忆念诸法实相。持是功德与众生共之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向声闻。辟支佛地。是为菩萨住毗梨耶波罗蜜取羼提波罗蜜。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住毗梨耶波罗蜜取禅那波罗蜜。佛言。菩萨住毗梨耶波罗蜜。离欲。离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入初禅。第二第三第四禅。入慈悲喜舍。乃至入非有想非无想处。持是禅无量无色定不受果报。生于利益众生之处。以六波罗蜜成就众生。所谓檀那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从一佛国至一佛国。亲近供养诸佛种善根故。是为菩萨住毗梨耶波罗蜜取禅那波罗蜜。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住毗梨耶波罗蜜取般若波罗蜜。佛言。菩萨住毗梨耶波罗蜜。不见檀那波罗蜜法。不见檀那波罗蜜相。乃至不见禅那波罗蜜法。不见禅那波罗蜜相。四念处乃至一切种智亦不见法。亦不见相。见一切法非法。非非法。于法中无所著。是菩萨所作如所言。是为菩萨住毗梨耶波罗蜜取般若波罗蜜。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住禅那波罗蜜取檀那波罗蜜。佛言。菩萨摩诃萨住禅那波罗蜜。离诸欲。离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入初禅。第二第三第四禅。入慈悲喜舍乃至非有想非无想处。住禅那波罗蜜中心不乱。行二施以施众生。法施。财施。自行二施。教他行二施。赞叹二施法。欢喜赞叹行二施者。持是功德与众生共之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向声闻。辟支佛地。是为菩萨住禅那波罗蜜取檀那波罗蜜。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住禅那波罗蜜取尸罗波罗蜜。佛言。菩萨住禅那波罗蜜。不生淫欲。瞋恚。愚痴心。不生恼他心。但修行一切智相应心。持是功德与众生共之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向声闻。辟支佛地。是为菩萨住禅那波罗蜜取尸罗波罗蜜。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住禅那波罗蜜取羼提波罗蜜。佛言。菩萨住禅那波罗蜜。观色如聚沫。观受如泡。观想如野马。观行如芭蕉。观识如幻。作是观时。见五阴无坚固相。作是念。割我者谁。截我者谁。谁受。谁想。谁行。谁识。谁骂者。谁受骂者。谁生瞋恚。是为菩萨住禅那波罗蜜取羼提波罗蜜。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住禅那波罗蜜取毗梨耶波罗蜜。佛言。菩萨住禅那波罗蜜。离欲。离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入初禅。第二第三第四禅。是诸禅及支取相。生种种神通。履水如地。入地如水。如先说。天耳闻二种声。若天。若人。知他心。若摄心。若乱心乃至有上心。无上心。忆种种宿命。如先说。以天眼净过人眼。见众生乃至如业受报。如先说。菩萨住是五神通。从一佛国至一佛国。亲近供养诸佛种善根。成就众生净佛国土。持是功德与众生共之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为菩萨住禅那波罗蜜取毗梨耶波罗蜜。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住禅那波罗蜜取般若波罗蜜。佛言。菩萨住禅那波罗蜜。不得色。不得受。想。行。识。不得檀那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那波罗蜜。不得般若波罗蜜。不得四念处。乃至不得一切种智。不得有为性。不得无为性。不得故不作。不作故不生。不生故不灭。何以故。有佛无佛。如法相法性常住不生不灭。常一心应萨婆若行。是为菩萨住禅那波罗蜜取般若波罗蜜。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住般若波罗蜜取檀那波罗蜜。佛言。菩萨住般若波罗蜜。内空。内空不可得。外空。外空不可得。内外空。内外空不可得。空空。空空不可得。乃至一切法空。一切法空不可得。菩萨住是十四空中。不得色相若空。若不空。不得受。想。行。识相若空。若不空。不得四念处若空。若不空。乃至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空。若不空。不得有为性。无为性若空。若不空。是菩萨摩诃萨如是住般若波罗蜜中。有所布施若饮食。衣服。种种资生之具。观是布施空。何等空。施者。受者及财物空。不令悭著心生。何以故。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从初发意乃至坐道场无有妄想分别。如诸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无悭著心。菩萨摩诃萨亦如是。行般若波罗蜜时无悭著心。是菩萨所可尊者。般若波罗蜜是。是为菩萨住般若波罗蜜取檀那波罗蜜。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住般若波罗蜜取尸罗波罗蜜。佛言。菩萨住般若波罗蜜不生声闻。辟支佛心。何以故。是菩萨。声闻。辟支佛地不可得。趣向声闻。辟支佛心亦不可得。是菩萨摩诃萨从初发意乃至坐道场。于其中间自不杀生。不教他杀。赞不杀法。欢喜赞叹不杀生者。乃至自不邪见。不教他邪见。赞叹不邪见法。欢喜赞叹不邪见者。以是持戒因缘。无法可取若声闻。若辟支佛地。何况余法。是为菩萨住般若波罗蜜取尸罗波罗蜜。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住般若波罗蜜取羼提波罗蜜。佛言。菩萨住般若波罗蜜随顺法忍生。作是念。此法中无有法若起。若灭。若生。若死。若受骂詈。若受恶口。若割。若截。若破。若缚。若打。若杀。是菩萨从初发意乃至坐道场。若一切众生来骂詈。恶口。刀杖。瓦石。割截。伤害。心不动恚。作是念。甚可怪。此法中无有法受骂詈。恶口。割截。伤害者。而众生受是苦恼。是为菩萨住般若波罗蜜取羼提波罗蜜。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住般若波罗蜜取毗梨耶波罗蜜。佛言。菩萨住般若波罗蜜为众生说法。令行檀那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那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教令行四念处乃至八圣道分。令得须陀洹果。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果。辟支佛道。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住有为性中。不住无为性中。是为菩萨住般若波罗蜜取毗梨耶波罗蜜。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住般若波罗蜜取禅那波罗蜜。佛言。菩萨住般若波罗蜜除诸佛三昧。入余一切三昧若声闻三昧。若辟支佛三昧。若菩萨三昧皆行皆入。
是菩萨住诸三昧。逆顺出入八背舍。何等八。内有色相外观色。是初背舍。内无色相外观色。二背舍。净背舍身作证。三背舍。过一切色相。灭有对相。不念种种相故。入无量虚空处。四背舍。过一切虚空处。入无边识处。五背舍。过一切识处。入无所有处。六背舍。过一切无所有处。入非有想非无想处。七背舍。过一切非有想非无想处。入灭受想处。八背舍。于是八背舍。逆顺出入九次第定。何等九。离诸欲。离诸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入初禅乃至过非有想非无想处。入灭受想定。是名九次第定逆顺出入。
是菩萨依八背舍。九次第定。入师子奋迅三昧。云何名师子奋迅三昧。须菩提。菩萨离欲。离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入初禅乃至入灭受想定。从灭受想定起。还入非有想非无想处。非有想非无想处起。乃至还入初禅。
是菩萨依师子奋迅三昧。入超越三昧。云何为超越三昧。须菩提。菩萨离欲。离诸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入初禅。从初禅起乃至入非有想非无想处。非有想非无想处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还入初禅。从初禅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入二禅。二禅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入三禅。三禅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入四禅。四禅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入空处。空处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入识处。识处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入无所有处。无所有处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入非有想非无想处。非有想非无想处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入散心中。散心中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还入散心中。散心中起入非有想非无想处。非有想非无想处起还住散心中。散心中起入无所有处。无所有处起住散心中。散心中起入识处。识处起住散心中。散心中起入空处。空处起住散心中。散心中起入第四禅中。第四禅中起住散心中。散心中起入第三禅中。第三禅中起住散心中。散心中起入第二禅中。第二禅中起住散心中。散心中起入初禅中。初禅中起住散心中。是菩萨摩诃萨住超越三昧。得诸法等相。是为菩萨住般若波罗蜜取禅那波罗蜜。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十二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