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十
已有 31 次阅读 2021-07-29 15:16注:依地藏论坛 校勘稿 乾隆大藏经视频制作组依据中华大藏经,房山石经,最终校对修正了乾隆大藏经的笔误,以及网络佛经常见的错误,详细修正处,请参阅我们制作的视频。
乾隆 大藏经·大乘 般若部·第0003部
姚秦 三藏法师 鸠摩罗什 共僧叡译
恒伽提婆品第五十九
尔时。有一女人字恒伽提婆。在众中坐。是女人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手白佛言。世尊。我当行六波罗蜜。取净佛国土。如佛般若波罗蜜中所说。我尽当行。是时。女人以金银华及水陆生华种种庄严供养之具。金缕织成氎两张。以散佛上。散已于佛顶上虚空中。化成四柱宝台端正严好。是女人持是功德与一切众生共之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尔时。世尊知是女人深心因缘。即时微笑。如诸佛法。种种色光从口中出。青黄赤白红缥。遍照十方无量无边佛国。还绕佛三匝从顶上入。
尔时。阿难从座起。右膝著地。合掌白佛。佛何因缘微笑。诸佛法不以无因缘而笑。
佛告阿难。是恒伽提婆姊。未来世中当作佛。劫名星宿。佛号金华。阿难。是女人毕女身受男子形。当生阿閦佛阿毗罗提国土。于彼净修梵行。阿难。是菩萨在彼国土亦号金华。是金华菩萨于彼寿终复至他方佛土。从一佛土至一佛土不离诸佛。譬如转轮圣王从一观至一观。从生至终足不蹈地。阿难。是金华菩萨摩诃萨。亦如是从一佛土至一佛土。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未尝不见佛。
时。阿难作是念言。是金华菩萨摩诃萨后作佛时。诸菩萨摩诃萨会当知为如佛会。佛知阿难意所念。告阿难言。如是。如是。金华佛时。菩萨摩诃萨会当知为如佛会。阿难。是金华佛。比丘僧无量无边。不可数。不可称若干百千万亿那由他。阿难。是金华菩萨作佛时。其国土无有是诸众恶。如上所说。
阿难白佛言。世尊。是女人从何处植德本。种善根。佛告阿难。是女人。从然灯佛种善根初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以是功德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以金华散然灯佛上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难。如我尔时以五华散然灯佛上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灯佛知我善根成就。与我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是女人闻我受记。发心言。愿我当来世。亦如是菩萨得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阿难。当知是女人。于然灯佛初发心。
阿难白佛言。世尊。是女人久习行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是女人久习行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学空不证品第六十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若菩萨摩诃萨欲行般若波罗蜜。云何学空三昧。云何入空三昧。云何学无相。无作三昧。云何入无相。无作三昧。云何学四念处。云何修四念处。乃至云何学八圣道分。云何修八圣道分。
佛告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应观色空。受想行识空。十二入十八界空。乃至应观欲。色。无色界空。作是观时不令心乱。是菩萨摩诃萨若心不乱则不见是法。若不见是法则不作证。何以故。是菩萨摩诃萨善学自相空故。不有余。不有分。不作证。证。法。证者皆不可见。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菩萨摩诃萨不应空法作证。世尊。云何菩萨住空法中而不作证。
佛告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具足观空。先作是愿。我今不应空法作证。我今学时。非是证时。菩萨摩诃萨不专摄心系在缘中。以是故。菩萨摩诃萨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中不退。亦不取漏尽证。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如是大善妙法成就。何以故。住是空中作是念。我今是学时。非是证时。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应如是念。我是学檀那波罗蜜时。非是证时。学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那波罗蜜时。修四念处时乃至修八圣道分时。非是证时。修空三昧。无相三昧。无作三昧时。非是证时。修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时。非是证时。我今学一切种智时。非是得须陀洹果证乃至阿罗汉果。辟支佛道证时。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学空观住空中。学无相。无作观住无相。无作中。修四念处不证四念处。乃至修八圣道分不证八圣道分。是菩萨虽学三十七品。虽行三十七品。而不作须陀洹果证乃至辟支佛道。
须菩提。譬如壮夫劲勇猛健。善于兵法六十四。能坚持器仗安立不动。巧诸技术。端正净洁。人所爱敬。少修事业得报利多。以是因缘故。众所恭敬。尊重赞叹。见人敬重倍复欢喜。少有因缘当至他处。扶将老弱过诸险难恐怖之处。安慰父母。晓喻妻子。莫有恐懅。我能过此。必无所苦。险难道中多有怨贼潜伏劫害。其人智力具足故。能度恶道还归本处。不遇贼害欢喜安乐。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亦如是。于一切众生中慈悲喜舍心遍满足。尔时。菩萨摩诃萨住四无量心。具足六波罗蜜。不取漏尽证。学一切种智。入空。无相。无作解脱门。是时。菩萨不随一切诸相。亦不证无相三昧。以不证无相三昧故。不堕声闻。辟支佛地。
须菩提。譬如有翼之鸟。飞腾虚空而不堕坠。虽在空中亦不住空。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亦如是。学空解脱门。学无相无作解脱门。亦不作证。以不作证故不堕声闻。辟支佛地。未具足佛十力。大慈大悲。无量诸佛法。一切种智。亦不证空。无相。无作解脱门。
须菩提。譬如健人。学诸射法善于射术。仰射空中。复以后箭射于前箭。箭箭相拄。不令堕地。随意自在。若欲令堕。便止后箭。尔乃堕地。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亦如是。行般若波罗蜜以方便力故。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诸善根未具足。不于实际作证。若善根成就。是时便于实际作证。以是故。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应如是观诸法法相。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所为甚难。何以故。虽学是诸法相。学实际。学如。学法性。学毕竟空。乃至学自相空及三解脱门。终不中道堕落。世尊。是甚希有。
佛告须菩提。是菩萨摩诃萨不舍一切众生故。作如是愿。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作是念。我不应舍一切众生。一切众生没在无所有法中。我应当度。尔时。即入空解脱门。无相解脱门。无作解脱门。须菩提。当知是菩萨摩诃萨成就方便力。未得一切种智行是解脱门。亦不中道取实际证。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欲观是诸甚深法。所谓内空乃至无法有法空。四念处乃至三解脱门。尔时。菩萨摩诃萨应生如是心。是诸众生长夜行我相乃至知者见者相。著于得法。为众生断是诸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当说法。尔时。菩萨行空解脱门。无相无作解脱门。亦不取实际证。以不证故。不堕须陀洹果乃至辟支佛道。须菩提。是菩萨摩诃萨以是心。欲成就善根故。不中道实际作证。不失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四念处乃至八圣道分。空无相无作。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大慈大悲。十八不共法。是时。菩萨摩诃萨成就一切助道法。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终不耗减。是菩萨有方便力故。常增益善法。诸根通利胜于阿罗汉。辟支佛根。
复次。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作是念。众生长夜著四颠倒。常相。乐相。净相。我相。为是众生故求萨婆若。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为说无常法。苦。不净。无我法。是菩萨成就是心。以方便力行般若波罗蜜。不得佛三昧。未具足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大慈大悲。十八不共法。亦不实际作证。尔时。菩萨修无作解脱门。虽未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不实际作证。
复次。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作是念。众生长夜著得法。所谓我。众生乃至知者。见者。是色。是受。想。行。识。是入。是界。是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我如是行。如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令众生无是得法。菩萨是心成就。以方便力行般若波罗蜜。未具足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大慈大悲。十八不共法。不于实际作证。尔时。菩萨具足修空三昧。
复次。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作是念。众生长夜行诸相。所谓男相。女相。色相。无色相。我如是行。如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令众生无是诸相过失。是心成就。以方便力行般若波罗蜜。未具足佛十力乃至十八不共法。不于实际作证。尔时。菩萨摩诃萨。具足修无相三昧。
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学六波罗蜜。学内空乃至无法有法空。学四念处乃至空。无相。无作解脱门。学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大慈大悲。学十八不共法。如是智慧成就。若著作法。若住三界。无有是处。是菩萨摩诃萨学助道法。行助道法时。应当试问。菩萨摩诃萨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云何学是法。观空不证实际。以不证故。不堕须陀洹果乃至辟支佛道。观无相。无作。无起。无生。无所有。亦不证实际。而修行般若波罗蜜。应如是问。须菩提。若诸菩萨摩诃萨若试问时。是菩萨若如是答。菩萨摩诃萨但应观空。但应观无相。无作。无起。无生。无所有。是菩萨摩诃萨不应学空。无相。无作。无起。无生。无所有。不应学是助道法。须菩提。当知是菩萨诸佛未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何以故。是人不能说阿毗跋致菩萨所学相。不能示。不能答。若是菩萨摩诃萨能说。能示。能答阿毗跋致所学相。当知是菩萨摩诃萨已习学菩萨道入薄地。如余阿毗跋致菩萨摩诃萨阿毗跋致地。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未得阿毗跋致菩萨能如是答不。佛言。有。须菩提。是菩萨摩诃萨。六波罗蜜若闻。若不闻。能如是答如阿毗跋致菩萨摩诃萨。
须菩提言。世尊。多有菩萨求佛道。少有菩萨能如是答如阿毗跋致菩萨摩诃萨。学道。无学道中。
佛语须菩提。如是。如是。是菩萨甚少。何以故。菩萨摩诃萨少有如是得受记阿毗跋致干慧地。若有得受记。是人能如是答。是人善根明了。诸天世人所不能坏。
梦中不证品第六十一
佛告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乃至梦中不贪声闻。辟支佛地。亦不贪三界。观诸法如梦。如幻。如响。如焰。如化。亦不作证。须菩提。当知是阿毗跋致菩萨摩诃萨阿毗跋致相。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梦中。见佛与无数百千万亿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鬼。神。紧陀罗等说法。从佛闻法。即解中义随法行。须菩提。当知是阿毗跋致菩萨摩诃萨阿毗跋致相。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梦中。见佛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放大光明踊在虚空。于大比丘僧中说法。现大神力化作化人。到他佛土施作佛事。须菩提。当知是阿毗跋致菩萨摩诃萨阿毗跋致相。
复次。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梦中。见兵起。若破聚落。若破城邑。若失火时。若见虎。狼。师子猛害之兽。若见欲来级其头者。若见父母丧亡。兄弟姊妹及诸亲友知识死者。见如是等种种愁苦之事。而不惊不怖。亦不忧恼。从梦觉已。即时思惟。三界虚妄。皆如梦耳。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亦当为众生说三界如梦。须菩提。当知是阿毗跋致菩萨摩诃萨阿毗跋致相。
复次。须菩提。云何当知是阿毗跋致菩萨摩诃萨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国中无三恶道。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若梦中见地狱。畜生。饿鬼。作是念。我当勤精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令我国中无一切三恶道。何以故。是梦及诸法无二无别。须菩提。当知是阿毗跋致菩萨摩诃萨阿毗跋致相。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梦中见地狱火烧众生。作是誓。若我实是阿毗跋致者。是火当灭。是火即灭。若地狱火即灭是阿毗跋致相。
复次。若菩萨昼日见城郭火起。作是念。我梦中见阿毗跋致行类相貌。我今实有是者。自立誓言。是火当灭。若火灭者。当知是菩萨得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住阿毗跋致地。若火不灭。烧一家置一家。烧一里置一里。须菩提。当知被烧家破法业因缘厚集。以是故。烧一家置一家。是诸众生今世受破法余殃故被烧。须菩提。以是因缘故。当知是阿毗跋致菩萨摩诃萨阿毗跋致相。
佛告须菩提。今当更为汝说阿毗跋致行类相貌。须菩提。若男子。若女人为非人所持。是时菩萨摩诃萨作是念。若我为过去诸佛所授记我心清净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行清净正道。远离声闻。辟支佛心。远离声闻。辟支佛念。应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非不得。十方国土中现在无量诸佛。无所不知。无所不见。无所不解。无所不证。诸佛知我深心。审定必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是至诚誓故。是男子。女人为非人所持。为非人所恼。是非人当远去。须菩提。是菩萨摩诃萨如是誓。若非人不去者。当知是菩萨摩诃萨未从过去诸佛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如是誓。若非人去者。当知是菩萨摩诃萨已从过去诸佛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须菩提。以是行类相貌。当知是阿毗跋致菩萨摩诃萨阿毗跋致相。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远离六波罗蜜及方便力。不久行四念处。乃至不久行空。无相。无作三昧。未入菩萨位。是菩萨为恶魔所娆。菩萨作是誓。若我实从诸佛受记者。是非人当去。是时。恶魔即作方便敕非人令去。恶魔有威力胜诸非人故。非人即去。是时。菩萨作是念以我誓力故非人去。不知是恶魔力。恃是证故。轻弄毁懱诸余菩萨。作是言。我已从诸佛受记。汝等未得。用是空誓无方便力故生增上慢。以是事故远离萨婆若。远离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当知是人堕于二地。若声闻地。若辟支佛地。以是誓因缘故起于魔事。是人以不亲近依止善知识。不问阿毗跋致相故。为魔所缚益复坚固。所以者何。是菩萨不久行六波罗蜜无方便力故。须菩提。当知是为菩萨魔事。
须菩提。云何菩萨摩诃萨不久行六波罗蜜。乃至未入菩萨位为恶魔所娆。须菩提。恶魔变化作种种身。语菩萨言。汝于诸佛所得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汝字某。汝父字某。汝母字某。汝兄弟姊妹字某。汝七世父母名字如是。汝在某方某国某城某聚落中生。若见菩萨性行和柔。语菩萨言。汝先世亦复和柔。若见急性卒暴便语言。汝先世亦尔。若见菩萨修阿兰若行语言。汝先世亦修阿兰若行。若见菩萨乞食纳衣。中后不饮浆。一坐食。一钵而食。死尸间住。露地住。树下止。常坐不卧加趺坐。但受三衣。若少欲。若知足。若远离住。若不塗脚。若少言语。便语菩萨言。汝先世亦有是行。何以故。汝今有此头陀功德。汝先世亦有是功德。是菩萨闻是先世事及名姓。闻今赞头陀功德。即欢喜生憍慢心。是时。恶魔语菩萨言。汝有如是功德。如是相。汝实从诸佛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须菩提。恶魔或作比丘被服。或作居士形。或作父母身。来到菩萨所。如是言。汝已得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何以故。是阿毗跋致功德相。汝尽具足有之。须菩提。我所说实阿毗跋致行类相貌。是人永无。须菩提。当知是菩萨摩诃萨为魔所持。何以故。是阿毗跋致行类相貌。是人永无。以闻是名字故。生憍慢心轻弄毁懱余人。须菩提。是名菩萨摩诃萨为魔所持。当知是为菩萨魔事。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不久行六波罗蜜。不知名字相。不知色相。不知受。想。行。识相。恶魔来语言。汝当来世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有如是名字。随其本念说其名号。是无智无方便菩萨作是念。我先亦有是成佛名号念。是人如我所念说。是人所说合我本念。我必为诸佛所授记。须菩提。我所说阿惟越致行类相貌。是人永无。但以空名字轻弄毁懱余人。以是事故远离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菩萨摩诃萨远离般若波罗蜜无方便力。远离善知识与恶知识相得故。堕二地。声闻。辟支佛地。若有即是身悔。过久久往来生死中。然后还依止般若波罗蜜。若值善知识常随逐亲近故。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人于是身若不即悔。当堕二地。若阿罗汉地。若辟支佛地。须菩提。譬如比丘于四重禁法。若犯一事非沙门。非释子。是人现身不得四沙门果。须菩提。是菩萨著空名字。菩萨心亦如是。轻弄毁懱余人故。当知是罪重于比丘四禁。须菩提。置是重罪。其罪过于五逆。以受是名字故。生高心轻弄毁懱余人。若生是心。当知其罪甚重。如是名字等微细魔事。菩萨皆当觉知。
复次。须菩提。菩萨在空闲山泽旷远之处。魔来到菩萨所赞叹远离法。作是言。善男子。汝所行者。是佛所称誉远离法。须菩提。我不赞是远离。所谓但在空闲山泽旷远之处。名为远离。
须菩提言。世尊。若空闲山泽旷远之处。非远离法者。云何更有异远离法。佛告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远离声闻。辟支佛心。住空闲山泽旷远之处。是佛所许远离法。须菩提。如是远离法。菩萨摩诃萨应所修行。昼夜行是远离法。是名远离行菩萨。
须菩提。若恶魔所说远离法。空闲山泽旷远之处。是菩萨心在愦闹。所谓不远离声闻。辟支佛心。不勤修般若波罗蜜。是菩萨摩诃萨不能具足一切种智。是菩萨行恶魔所说远离法。心不清净而轻余菩萨。城傍心净。无声闻。辟支佛愦闹心。亦无诸余杂恶心。具足禅定。解脱。智慧。神通者。是离般若波罗蜜无方便菩萨摩诃萨。虽在绝旷百由旬外。禽兽。鬼神。罗刹所住之处。若一岁。百千万亿岁。若过万亿岁。不知是菩萨远离法。所谓诸菩萨以是远离法深心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杂行。是菩萨依受愦闹行著是远离。是人所行佛所不许。
须菩提。我所说实远离法。是菩萨不在是中。亦不见是远离相。何以故。但行是空远离故。尔时。恶魔来在虚空中住赞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此是佛所说真远离法。汝行是远离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菩萨摩诃萨念著是远离。而轻易诸余求佛道清净比丘以为愦闹。以愦闹为不愦闹。以不愦闹为愦闹。应恭敬而不恭敬。不应恭敬而恭敬。是菩萨作是言。非人念我来称赞我。我所行者是真远离。住城傍者。谁当称美汝。以是因缘故。轻余菩萨摩诃萨。须菩提。当知是名菩萨旃陀罗。污染诸菩萨。是人似像菩萨。实是天上人中之大贼。亦是沙门被服中贼。如是人诸求佛道者。所不应亲近。不应供养恭敬。何以故。须菩提。当知是人堕增上慢。以是故。若菩萨摩诃萨。欲不舍一切智。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心欲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欲利益一切众生。不应亲近是人恭敬供养。菩萨摩诃萨法常应勤求自利厌患世间。心常远离三界。于是人当起慈悲喜舍心。我行菩萨道。不应生如是罪过若生当疾灭。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当善觉是事。是事中善自勉出。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深心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亲近恭敬供养善知识。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何等是菩萨摩诃萨善知识。
佛告须菩提。诸佛是菩萨摩诃萨善知识。诸菩萨摩诃萨亦是菩萨善知识。须菩提。阿罗汉亦是菩萨善知识。须菩提是为菩萨摩诃萨善知识。
复次。须菩提。六波罗蜜亦是菩萨善知识。四念处乃至十八不共法亦是菩萨善知识。须菩提。如实际法性亦是菩萨善知识。须菩提。六波罗蜜是世尊。六波罗蜜是道。六波罗蜜是大明。六波罗蜜是炬。六波罗蜜是智。六波罗蜜是慧。六波罗蜜是救。六波罗蜜是归。六波罗蜜是洲。六波罗蜜是究竟道。六波罗蜜是父是母。四念处乃至一切种智亦如是。何以故。六波罗蜜。及三十七道法亦是过去诸佛父母。六波罗蜜。及三十七道法亦是未来。现在十方诸佛父母。何以故。须菩提。六波罗蜜。三十七道法中。生过去。未来。现在十方诸佛故。以是故。须菩提。菩萨摩诃萨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净佛国土成就众生。当学六波罗蜜。三十七道法。及四摄法摄取众生。何等四。布施。爱语。利益。同事。须菩提。以是利益故。我言六波罗蜜及三十七道法。是诸菩萨摩诃萨世尊。是道。是大明。是炬。是智。是慧。是救。是归。是洲。是究竟道。是父。是母。须菩提。以是故。菩萨摩诃萨欲不随他人教住。欲断一切众生疑。欲净佛国土成就众生。当学是般若波罗蜜。所以者何。是般若波罗蜜中广说诸法。是菩萨摩诃萨所应学处。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何等是般若波罗蜜相。佛告须菩提。如虚空相是般若波罗蜜相。须菩提。般若波罗蜜无所有相。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因缘如般若波罗蜜相。诸法相亦如是耶。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如般若波罗蜜相。诸法相亦如是。何以故。须菩提。一切法离相。空相。以是因缘故。须菩提。如般若波罗蜜相。诸法相亦如是。所谓离相空相故。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若一切法。一切法离。一切法。一切法空。云何知众生若垢若净。世尊。离相法无垢无净。空相法无垢无净。离相。空相法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离相。空相无法可得。世尊。离相中。空相中。无有菩萨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世尊。我云何当知佛所说义。
佛告须菩提。于汝意云何。是众生长夜行我。我所心不。如是。世尊。众生长夜行我。我所心。于汝意云何。是我。我所心。离相不。空相不。须菩提言。世尊。我。我所心。离相。空相。
于汝意云何。以此我。我所心。众生往来生死中不。如是。世尊。以此我。我所心。众生往来生死中。如是。须菩提。众生往来生死中。故知有垢恼。须菩提。若众生无我。我所心。无著心。是众生不复往来生死中。若不往来生死中。则无垢恼。如是。须菩提。众生有净。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若菩萨摩诃萨如是行。为不行色。不行受。想。行。识。为不行四念处乃至八圣道分。为不行内空乃至无法有法空。为不行佛十力乃至一切种智。何以故。是法不可得。亦无行者。亦无行处。亦无行法。世尊。菩萨摩诃萨如是行。一切世间诸天。人。阿修罗不能降伏。是菩萨摩诃萨。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及。何以故。所住处无能及故。所谓菩萨位。世尊。是菩萨摩诃萨行应萨婆若心无能及者。
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如是行。疾近萨婆若。须菩提。于汝意云何。若阎浮提众生尽得人身。得人身已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尽其形寿供养恭敬。尊重赞叹。持是善根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佛言。不如是善男子。善女人。于大众中说是般若波罗蜜。显示分别照明开演。亦应般若波罗蜜行正忆念其福多。乃至三千大千世界中众生亦如是。须菩提。于汝意云何。阎浮提中众生一时皆得人身。得人身已。若善男子。善女人教行十善道。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教令得须陀洹道乃至阿罗汉。辟支佛道。教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持是善根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于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佛言。不如是善男子。善女人。以是甚深般若波罗蜜为众生说。出示分别照明开演。亦不离萨婆若得福多。乃至三千大千世界亦如是。是菩萨摩诃萨不远离应萨婆若心。则到一切福田边。何以故。除诸佛无有余法如菩萨摩诃萨势力。何以故。诸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于一切众生中起大慈心。见诸众生趣死地故而起大悲。行是道时欢悦而生大喜。不与想俱便得大舍。须菩提。是为菩萨摩诃萨大智光明。大智明者。所谓六波罗蜜。须菩提。是诸善男子。善女人虽未作佛。能为一切众生作大福田。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不转。所受供养。衣服。饮食。卧床。疾药。资生所须。行应般若波罗蜜念。能必报施主之恩。疾近萨婆若。以是故。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欲不虚食国中施。欲示众生三乘道。欲为众生作大明。欲拔出三界牢狱。欲与一切众生眼。应常行般若波罗蜜。行般若波罗蜜时。若欲有所说。但说般若波罗蜜。说般若波罗蜜已。常忆念般若波罗蜜。常忆念般若波罗蜜已。常行般若波罗蜜。不令余念得生。昼夜勤行般若波罗蜜相应念不息不休。
须菩提。譬如士夫未曾得摩尼珠。后时得。得已大欢喜踊跃。后复失之便大忧愁。常忆念是摩尼珠。作是念。我奈何忽亡此大宝。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亦如是。常忆念般若波罗蜜。不离萨婆若心。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一切念性自离。一切念性自空。云何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不离应萨婆若念。是远离空法中。无菩萨。亦无念。无应萨婆若。
佛告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如是知。一切法性自离。一切法性自空。非声闻。辟支佛作。亦非佛作。诸法相常住法相。法住。法位。如实际。是名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不离萨婆若念。何以故。般若波罗蜜性自离。性自空。不增不减故。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若般若波罗蜜性自离。性自空。云何菩萨摩诃萨与般若波罗蜜等。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告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与般若波罗蜜等。不增不减。何以故。如法性。实际不增不减故。所以者何。般若波罗蜜非一非异故。若菩萨闻如是般若波罗蜜相。心不惊。不没。不畏。不怖。不疑。须菩提。当知是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当知是菩萨摩诃萨必住阿毗跋致地中。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般若波罗蜜空。无所有。不坚固。是行般若波罗蜜不。不也。须菩提。世尊。离空更有法行般若波罗蜜不。不也。须菩提。世尊。是般若波罗蜜行般若波罗蜜不。不也。须菩提。世尊。离般若波罗蜜行般若波罗蜜不。不也。须菩提。世尊。色是行般若波罗蜜不。不也。须菩提。世尊。受。想。行。识是行般若波罗蜜不。
不也。须菩提。世尊。六波罗蜜是行般若波罗蜜不。不也。须菩提。
世尊。四念处乃至十八不共法是行般若波罗蜜不。不也。须菩提。世尊。色空相。虚诳不实。无所有。不坚固相。色如相。法相。法住。法位。实际。是行般若波罗蜜不。不也。须菩提。世尊。受。想。行。识乃至十八不共法。空相。虚诳不实。无所有。不坚固相。如相。法相。法住。法位。实际。是行般若波罗蜜不。不也。须菩提。
世尊。若是诸法皆不行般若波罗蜜。云何行名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佛告须菩提。于汝意云何。汝见有法行般若波罗蜜者不。不也。世尊。须菩提。汝见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可行处不。不也。世尊。
须菩提。汝所不见法。是法可得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若法不可得。是法当生不。不也。世尊。
须菩提。是名菩萨摩诃萨无生法忍。菩萨摩诃萨成就是忍。得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须菩提。是名诸佛无所畏无碍智。菩萨摩诃萨行是法勤精进。若不得大智。一切种智。所谓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智。若不得者无有是处。何以故。是菩萨摩诃萨得无生法忍故。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减不退。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诸法无生相。此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不。
不也。须菩提。世尊。诸法生相此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不。不也。须菩提。世尊。诸法生无生相此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不。不也。须菩提。世尊诸法非生非不生相此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不。不也。须菩提。世尊。诸菩萨摩诃萨云何知诸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佛告须菩提。汝见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不。不也。世尊。我不见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我亦不见法有得者得处。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于一切法无所得时。不作是念我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用是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处。何以故。诸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无诸忆想分别。所以者何。般若波罗蜜中无诸分别忆想故。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十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