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最新:facebook脸书下载地址


福利:怎么注册一个可以看明星名人福利的facebook账号?


推荐:facebook脸谱邀请码(最新免费)

<东林寺游记>

已有 176 次阅读   2011-03-14 13:18

 东林寺游记

辛卯年二月初八出游小寺墨笔

   闲暇之际能褪去平日的愁闷一游寺庙,返璞归真于大自然确实不错。

  整装待发后驱车许久,漫长的路程暂且不说,就连那通往的路也是七上八翘的,甚是颠簸。游寺的兴致也少了好多。走出九江城区的喧嚣与闹市,迎面而来的是春风吹拂的原野与阳光暖照的群山;走出寂寥怆然的虚无世界,填补这一切的是皈依自然风景的恬淡心情。

  路边的草木擦肩于我们轻缓地向后离去,用淡淡的微笑挽留最后一刻的回眸。芳田阵阵到处铺满了绿的衣装洋溢着三月草长莺飞的气韵 ;远处望去,更是群山如黛,相映千里。都说山有智者的慧根,根系里流淌了禅宗孕育的香琼。能知人心事、解人烦恼。此言果真,一路望去的神情逾先淡然,畴昔的苦闷更是消散在这春景里。 

  过后,几座棕黄的庙宇在我们的视线里徐徐划开,一种神秘的感觉搁在了轻纱遮盖的远处。由于西林寺紧闭只有在路外观望,所以匆匆里又来到了东林寺。一进大门,一股佛家气息就扑鼻而来,这恐怕只有用香火鼎盛来解释了。

   首先重点介绍的是一尊白色的观音像,外面罩着玻璃,色泽温润清晰质地厚实淳朴。有一种仙境里婉约出的意境,五指环扣在跟前似用一种严肃的神情来诠释给路人。体态优美曲折有致,透过玻璃罩的光芒更是将它的神奇展现给求佛者。环围花群丝毫骄傲不了她们绽放的美丽,只能默默地区衬托中间的那尊石像。春雨淋樟,新添秀气;夏日芙蓉,荫蔽风凉;秋叶染黄,拥簇身旁;冬雪傲寒,更琢其色。更有一些虔诚的膜拜者跪于跟前,是心愿的寄托更是对佛教文化的由衷赞叹。

   走过高耸的石墙,屋顶的砖瓦透出的沧桑古气和斑斑石刻凸显的神笔一步步地侵袭到我等路人的思维。宽厚的身躯与额头处地点缀勾画出一个“饮日月风霜,斗天地紫气”的威武形象。几步之后便来到了一个仙境之地。两湖相连碧如翡翠交映蓝天;六池对视姿倚水中央圆如明镜。那端详的石桥静静地赏观它脚下的绿湖,没有南山五柳湖倒映出陶潜居士隐居于此的幽静,也没有滚滚黄河席卷出聂耳高唱河畔的火热激情。暖暖的阳光照出了它一种智者的思想,千年的佛文化孕育出了神水在它源头不断涌出。六个小池齿状般坐落在湖中央,呈环形排列,宛如浩瀚星海投射的月影,泻在这水中,化作一轮明月,一幕幕的银辉糅在这古寺中。玉蟾水中游,别有一番风味。赏观这湖后,便来到了这寺中的核心建筑——大雄宝殿。

   引入这风景之物是前立的铜鼎,路人经此必持香顶礼参拜,我几个人也是如此,更有虔敬者拜的是一种痴迷物我两忘了。我做了几个简单的揖随意表达了对佛的敬意。铜炉在日以继夜的烟熏下已显得有些疲惫了,纹丝不动地在那喘息。对路人口中那吱吱呜呜声也是置若罔闻,依旧伫立在那里接受佛文化的熏陶。

   在此之后,首先的提一下殿外的精湛雕刻了。形态各异难以用笔触将他们临摹完整。有飞跃两龙夺珠张牙舞爪般骁勇,像是春秋里争夺城池的大将;有几尊佛像静立其中的淡然眉宇,恰如站在江头的隐士;也有苍痕古木下的雕刻,惟妙惟肖。与西方基督教、伊斯兰教等为代表的寺庙不同的是,他们往往是平顶或圆顶的格局略有简单之型,从外表看去单调形单确实少了一些品味的兴致。只有那些高雅艺术家才有驻留的情怀。即使是印度的泰姬陵也只是它的古国文化为他增添了一些吸引力,倘若说到建筑那也是普通的宗教寺庙。但以这里的大雄宝殿为代表的中国古寺的技艺更是让国人甚为骄傲。

   它是两屋呈微狐低檐而造,四角延伸至出外微拱形将一种体态美塑造了尽善尽美。而牌匾上的那几个大字更是执笔有力,纵横有合、合中有致。宽厚的墨笔挥在那悬挂的大梁上,与里面的几尊最大的铜佛像相互交融。

   这次游寺的最大体会应当属于后院的小竹林了。陡峭石阶长蛇般延伸至山顶,蜿蜒在这竹林间。攀爬之后已是精疲力尽,了无赏观的情趣了。一瞬间清风徐来,竹波如纹缓缓地奏响了心灵的乐章。聆听着动听的美音,仿佛自己已从人世间蒸发,游离的魂魄停靠的驿站竟是这般清静之地。层林间的山岚雨露慢慢钻进鼻孔霎那间倍感神清气爽。

   绿竹匀称却不失体形之美,直挺耸云。远观而入,极似诸葛孔明手中遥指的千军阵型,锋镝千里。战火滚滚中引入了一股竹风,清新淡雅、沁人心脾。云雾袅袅,竹涛阵阵,仿佛它拨开了历史的尘埃,将一副千年之前“竹林七贤”饮酒山林的美画铺陈在寺里。会临绝顶,树缝处有一七层的楼宇由远而来。虽造寺者建这小寺与山顶估计也是让它多一份宁静,从宝刹的繁华里腿尘而生。

   自称竹者有隐逸君子的静谧自如;有文人雅士的八斗才气;有幽居老林者的从容淡定。所以山顶上的小寺显得更为儒雅,山下是人来客往,嚣杂喧吵。僻一如此幽静之地反而是我等之人的雅致。如果将这寺中比作深宫中的藏经阁,那么这小竹林便是以儒家经文来作熏陶或者衬托。暮春绵雨的滋润更是洗清尘渍,又一阵清新的竹气如席卷一般侵袭了整个寺院,一帧泼墨山水画卷缓缓地铺陈在这寺中,攥在历史深处的回忆也是难以忘却。

   山下有一间竹房,最主要的材料也是竹子。不过最想留下的只有品香茗浮漾出的那一瞬淡雅之气,再融合这竹林的雾气果真乃时间绝品啊!

   是灵魂游走于此地忘了皈依的躯壳,还是不知丛林何渡,迷雾中停靠在了此地;是伯牙子期行乐及此少了战火硝烟的弥漫,还是断弦破筝间将无尽的思念埋葬在了曾经游玩的竹林;是金庸笔下撰写的笔触过于迷离,还是这江湖中确有笑傲爱情的凄美,琴瑟相合中音律在这竹林间跌宕了几个春秋。

   一份久久追寻最终还是以停驿者的流连休眠了下来。

  诗兴如发,欲赋词一首,让这永恒的诗情陶醉在这寺中。

《小寺吟》

鄙人

行步何故匆匆,塵沙風起箭如矢。

罨畫及前,青煙林處,碧海潮湧。

東畔吟刹,蒼波日起,蓮池雨、愁無際。

曉波春橫更留人,不言東欄、銹雕檐。

花晴影豔,青衫帆點,迷眼山佛。

殘陽雁斷去,芳醪醉眼、一詞予此。

 

更多